之塑造、一個是國民精神之塑造。
梁啟超和孫綱在閒談時。就曾經不止一次的向孫綱提出來過。孫綱現在僅僅出於加強武備維護國家安全的目的。過多的注意於實業方面。而忽略了中國國民自身內在的問題。這其實是十分危險的。
梁啟超認為。“我民之性情習慣。尚文好利。乏道義公德。上下交欺。除一己之私不知有他”。對他們大多數人來說。“愛國”是一件和他們無關痛癢的事。象甲午戰爭期間中國出現大量為日本人服務的“漢奸”。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和這個中國人特有的“國民性情”有關。
梁啟超曾經批評孫綱說:“這強國不是你敬茗一個人的事。也不是我梁啟超一個人的事。而是這全中國千千萬萬的同胞共同的事。而現在的情況是。只有你自己和我們這些同志。加上李執政張香帥他們和一干有識之士在努力。如果咱們這些人哪一天都不在了的話。這個國家還是會退到原來的老路上去。現在縱能興盛一時。將來仍然不免於敗亡。”
梁啟超的話當時可以說給了孫綱相當大的震動。
梁啟超和孫文都認為。因為中國處於封建社會太久了的關係。中國民眾現在還沒有從“臣民”意識當中掙脫出來。轉變成近代國家的人民所必須有的“國民”意識。因而國家民族意識遠不如海外華人強烈。現在中國只是在依靠少數精英的力量推動前進。而一旦當這些精英們都不在了的時候。對中國來說。只能意味著下一次的沉淪!
梁啟超還指出。由於中國自宋以來“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