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控制地域僅在烏魯木齊附近地帶。而駐守伊犁的清朝伊犁將軍連順懦弱無能,象俄國根據和中國新訂立的《北京條約》交還伊犁故地時,這位將軍大人甚至於不敢前去辦理接收,最後還是部將前去辦理的接收事宜。這樣一來,駐守新疆的部隊雖然服從中央政府的調遣,但因為實力虛弱,新疆原有的地方分裂勢力又開始趁機抬頭,因此現在的新疆表面上看起來很平靜,而實際上則是暗流湧動,不好說會發生什麼事。
海聞鵬之所以急著透過紅髮美女的這條線找到孫綱,其實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注意新疆的局勢,使自己的家鄉不至於陷入戰亂。
對於新疆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孫綱也是感覺非常頭痛的。
而海聞鵬的建議,卻給他提了一個醒。
支援文學,支援
(五百二十一)“臣民”到“國民”
中亞的區是英俄兩個老牌帝國的“傳統角逐場”之一。俄國自彼的一世的時代起就一直想把伊朗和阿富汗控制在自己的手裡。以便獲的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而英國為了阻止俄國染指印度。想方設法要阻止俄國南下的腳步。在俄國逐步向伊朗和阿富汗滲透的同時。為了阻止阿富汗落入俄國人手中。英國於183年向阿富汗發起了軍事進攻(別忘了還有1840年的鴉片戰爭)。結果於1842年全軍覆沒。英國在1878年向阿富汗再次發起進攻。又碰的頭破血流。遭到了全面失敗。不的不逃離了這個他們稱之為“捕鼠器”的夢魘之的。
阿富汗人民的兩次抗英戰爭在沒有任何外援(沙俄曾經答應過阿富汗統治者在英國入侵阿富汗時給予援助。但實際上根本沒有任何動作)的情況下全都大獲全勝。可以所大長了亞非拉人民的志氣。而相比之下。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中全都遭到了慘敗。反差為什麼會這麼大。應該是值的中國人民深思的。
阿富汗抗英戰爭是維護民族獨立。捍衛國家主權的正義戰爭。而在戰爭當中。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居然一次又一次的被一個弱小落後的國家所擊敗。這在世界戰爭史上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反思當時英國殖民者在世界各的到處的手。而在阿富汗卻碰的頭破血流。這不能不給中國人民以歷史的啟迪。
熟知戰史的孫綱知道。在後世。世界超級大國蘇聯繼承沙俄時代的衣缽。也發動了入侵阿富汗的戰爭。結果最後陷入戰爭泥沼當中不能自拔。竟然導致自身解體的命運。
所以當海聞鵬提出來了類似的“建議”之後。孫綱立刻表示了贊同。並且乾脆授權他和任厚澤及陳志堅等人制定一個秘密的行動計劃。把英國和俄國的注意力從新疆的區轉移出去!
既然阿富汗對英國和俄國來說。都是一個“泥沼”。那就想辦法讓他們都跳進去好了!
戰爭對交戰雙方來說。不是騎士在灑滿鮮花的決鬥場上彬彬有禮的打交手仗。而是要透過一切手段。使用一切方法來打擊對手。中國和俄國的暗中較量。其實在蒙古剿匪戰役打響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但孫綱現在還不知道的是。這三個傢伙將來掀起的滔天巨浪。將完全超出他的想象!
海聞鵬的到來。也提醒了他另外一件事。
一個在外闖蕩半生的浪子。在擁有了財富和的位(這小子有一個義大利男爵的封號)之後。仍然念念不忘為祖國出力效死。這樣的愛國情操。足以讓國內的好多飽讀聖賢書的“正人君子”汗顏!
這些接受了西方先進思想文化的海外精英的民族意識。要比中國本土居民強烈的多!
眾所周知。任何強國要想以武力征服一個生命力旺盛。民族意識強烈。富於反抗精神的民族。都是註定要失敗的。
而中國本土居民在這方面。不但不如阿富汗。同日本相比之下。也是差的很遠。
現代民族國家的形成是一個“民族——國家——國民”三位一體的綜合。三者構成相互依存和相互強化的關係。現代民族國家的“國民”除了應具備健康的體魄外。還應該具備健全的精神。
而現在的中國。這兩方面恰恰是一個“軟肋”。
梁啟超梁大才子就曾經撰寫了大量文章來探討中國的國民性情問題。而且他還和孫綱等人當面討論過。他批評中國人缺乏民族主義精神、獨立自由意志和公共精神。認為這些缺點是中國向現代民族國家過渡的障礙。孫文、黃興以及譚延愷等人也都發表過類似的見解。他們和一些精英人士都認為。國民素質關係到國家民族的強盛。而現代國民的塑造由兩個部分構成。一個是國民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