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2 / 4)

文字獄是出於“防漢心理”對一個人數上佔多數的民族進行的瘋狂的“文化清洗”運動,常常是抄家滅族,祖先、子孫、活人、死人連同眾多無辜者一起遭殃。其恐怖的震懾效果可以說空前絕後。

滿清文字獄的密度嚇人,據後世學者統計,有清一代,共發生了一百六十餘起文字獄,幾乎一年半一次,主要集中在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至乾隆時期則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乾隆在位六十三年,製造的文字獄有一百三十餘起,一年兩次還多;其定罪範圍大大超過了順治、康熙和雍正三朝,而且將打擊物件從主要是士大夫階層擴充套件到民間百姓,幾乎成了一場全民的劫難;許多名人志士因此而蒙難,有的不僅被斬首,而且子孫株連坐罪,甚至家族同遭毀滅;有的甚至追究已故作者,挖墓戮屍,懲辦後人。文字獄株連甚廣,令人心驚膽戰,結果導致全國上下一片風聲鶴唳,中國“萬馬齊喑”的局面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滿清統治下的文字獄,如同黑暗的歐洲中世紀一樣,思想領域實行強控制,不光政治文化的書籍要禁,就連科學技術的書也不放過,《幾何原本》、《天工開物》大批明代的科技成果或毀或棄,只要和官方的程朱理學不統一的,都要禁止。

這其實就是“文藝復興”為什麼不能在中國出現的原因。

康熙和乾隆兩位大帝對中國思想領域的“文化大清洗”,是他們一生最大的汙點和罪行。

而光緒皇帝在位期間,能夠下詔允許報紙“指陳利弊”、“中外時事,均許據實暢言,不必意存忌諱”,這樣的胸襟和氣魄,是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根本不能比的。

就象祭文當中說的,如果光緒皇帝變法時不是一意求快,而是得到老成持重之人輔弼,走一條穩健的道路,中國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樣子了。

那樣的話,對廣大的黎民百姓來說,也許是一件好事。

最起碼,中國不會經歷“內亂”和“外侵”的雙重痛苦。

國內唯一一個只提供全本小說的免費小說網。

(三百九十七)“農業部長”孫中山

在兩宮下葬完畢後,中外各種報刊媒體都進行了廣泛報導,而李鴻章隨後又以“華夏共和國執政”的國家元首身份向全國發布通告,說明“天下萬民,無論滿漢,皆炎黃之裔,當不分尊卑,親如一家”,這樣一來,果然收效甚顯,孫綱最為擔心的滿族旗兵暴亂的事,並沒有發生。

這樣一來,對他以後改革軍制,重整全國的陸軍的行動,就少了許多的阻礙。

在“華夏共和國”成立後,各國使節紛紛前來道賀,並遞交國書,表示承認“華夏共和國”政府為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華夏共和國”從此取代了清朝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也得到了世界其它國家的承認。

對於清朝和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國內有很多人都希望藉此機會不與承認,或者同列強修訂條約,但是李鴻章和他們政務院“八大參政”商議後,大家都認為“國家甫定,國力未充,若此時貿然廢約啟釁,徒增禍亂,與事無補”,“莫若忍辱含憤,奮起直追,以期富國強兵,十年之後,抬頭相見,再圖收我利權”,李鴻章考慮再三之後,決定還是先承認清朝和列強簽訂的各項不平等條約,“以與友邦敦睦為基礎,求與泰西各國相安無事,為國家求得養息之機”。

李鴻章做出這個決定,內心其實也是很痛苦的,他也知道,這樣做會挫傷很多人的愛國之心,但他又不能不這麼做。

畢竟,國家之間的地位,是由國家實力決定的。

以中國目前的實力,尚不足以與列強抗衡,無論民氣如何高漲,民心如何思奮,有些事情。不是光有民心民氣就能解決的。

在“兩宮國葬”之後不久,產生的“穩定效應”就慢慢顯示出來了。

在“己亥之亂”剛剛爆發的時候,清朝駐蒙古的烏里雅蘇臺將軍和庫倫大臣一開始支援滿清王公親貴“討逆”(蒙古還有“蒙古八旗”),但在“討逆軍”迅速失敗地情況下開始猶豫觀望起來,在俄軍大舉入侵東北之後,蒙古方面一度有倒向沙俄的傾向(俄國人在蒙古王公當中“活動”可不是一天兩天了)。但由於中**隊大勝俄軍,蒙古方面馬上就斷了“親俄”的念頭,想加入新成立的“華夏共和國”又怕因為和從前和滿清太“親密”的關係遭到“清算”,現在,當“兩宮國葬”的訊息傳到蒙古之後,蒙古方面終於放下心來,對外發表通電“擁護共和”,表示“蒙古接受中國管轄,不管中國政體如何變更。蒙古都是中國領土”,並宣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