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3 / 4)

應該做的事,中國畢竟是一個農民佔大多數人口的大國,不管哪一朝哪一代,都不可能忽視農民的問題(別忘了歷次改朝換代都是從農民起義開始的),眼下的“變法”並沒有深入到這個層面,下層民眾對此反應冷淡,也是“變法”成效甚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個“農轉工”問題孫綱和孫文經常討論過,梁啟超卻是第一次聽到有人這麼講,孫綱看到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能感受到他心中的驚駭和受到的震動,不由得有些好笑。

梁啟超立刻詢問孫綱應該用什麼辦法來解決,孫綱和孫文相視一笑,孫綱告訴了他答案。

那就是,興建全國鐵路網。

乍一聽起來,興建鐵路和農業問題根本挨不上邊,梁啟超十分急切地想要知道二者之間的關係,孫綱沒有直接從中國目前所面臨著的狀況給他講起,而是給他舉了美國的例子。

美國一開始由英國在北美大陸的十三塊殖民地獨立組成國家後,也是以農業經濟為主體的,但為什麼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轉變成工業經濟,其實主要得益於鐵路的修建,“即使再偏遠的鄉下農民,也知道乘坐小鎮上的火車去集市上,賣掉自己的農產品,取得豐厚的收益。”所以美國的情況基本是人到哪裡,鐵路就修建到了哪裡。修建鐵路需要鋼軌和機車,這些都是要用大量的鋼鐵來製造的,所以美國鐵路的興建也帶動了礦業和冶金工業的發展,而礦業和冶金工業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客觀上容納了農業方面過剩的勞動力,“一舉而數得”,所以才有了美國今天的興盛。

中國現在面臨的狀況和美國剛立國時有些相近,中國現在農業方面勞動力過剩,而耕地面積不足(清代到乾隆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這個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乾隆皇帝的解決辦法是儘量多開墾荒地,增加耕地的供給量,使耕地缺少的情況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到了道光年間,這個問題又變得突出起來),修建鐵路,開鐵礦煤礦則可以容納大量的農村勞動力,使這些農民“災荒之年亦可謀衣食”,不至於因為無地可耕而發生民變,造成社會動盪,甚至於給列強入侵造成口實。

鐵路網的建成會促進交通的便利,又自然會促進各地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的交流,從而帶動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促使國民經濟由農業經濟向工商業經濟轉變。

“要致富,先修路。”孫綱對梁啟超說道,“聽起來簡單,可對百姓來說,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富強之路,國之大政,牽一髮而動全身,切不可好高騖遠,建空中樓閣,不如從一點一滴做起,在這個基礎上讓國家漸變的速度加快,才是變法正途“聞敬茗君之言,真如醍醐灌頂啊。”梁啟超嘆息道,“雖覺南海師之大誤,然木已成舟,為之奈何?”

精品小說盡在,提供最新的全本小說、免費小說。

(二百五十四)日本人又來了

“那就現在從頭做起,”孫綱對梁啟超說道,“剛才聽卓如君說,張香帥對卓如君十分看重,我這裡興辦船政鐵路,所需鋼材甚巨,前番香帥屢以漢陽鋼廠相助,卓如君如有意,以一枝生花妙筆,助我和香帥一臂之力如何?”

剛才孫綱聽梁啟超說了,湖廣總督張之洞其實是十分器重梁啟超的,想讓梁啟超入其幕府,擔任時務院長,並充當他的高階智囊,梁啟超因為想跟隨康有為幹出一番事業,是以婉拒,但深受感動之餘,所以對張之洞執弟子之禮。

“北洋這裡也需要卓如君這樣的大才,不如到孫大人這裡任職如何?”孫文心直口快,直接把心裡的想法說了出來,“你我一見如故,又可朝夕相處,商討救國之道,豈不美哉?”

“固所願耳,可師恩難報,不忍離也。”梁啟超看著他們倆,有些動情地說道,

孫綱也嘆息了一聲,他也理解梁啟超心裡的苦衷,目前“戊戌變法”正進行到了關鍵時刻,他在這個時候離開康有為去外省任職,對康有為的心理打擊會是相當大的。

“不管怎麼樣,我北洋的大門,永遠為卓如君敞開,”孫綱真誠地對梁啟超說道,“眼下,我北洋船政和香帥之鋼鐵工業皆因缺少經費而面臨困境,而朝廷因整治黃河,餉力極拙,盼卓如君能以神來之筆。在民間廣為呼籲,為我等向民間募集資金作言論呼應,則與國與民。善莫大焉。”

他之所以沒有留梁啟超,而是建議他去張之洞那裡,也是為梁啟超地安全考慮,因為,孫綱有預感,“戊戌變法”可以說註定失敗,他擔心“覆巢之下無完卵”,一旦出事。湖廣總督張之洞的面子,應該可以說比自己這個北洋船政大臣大多了,雖然自己的潛在力量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