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2 / 4)

小說:惡之花 作者:九十八度

己進入幻覺狀態。他聲稱,他自己所寫的最好的作品都是在幻覺狀態下寫就而成的。

亨德爾是世界古典音樂大師,他的著名作品《彌賽亞》即是在他狂躁症發作的24天內完成的。

為了研究藝術創造與瘋狂結緣的現象,考察作家、藝術家與瘋狂之人、精神病人之間的關係,研究者曾經做出過專門分類調查,發現不少作家、藝術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患有精神疾病。患病的作家有荷爾德林、斯威夫特、愛倫·坡、威廉·布萊克、斯特林堡、蘭波、加·蘭姆、路易絲·卡洛、龐德、海明威、克萊恩、弗吉妮亞·沃爾夫、西爾維亞·普拉斯、喬伊斯、里爾克,作曲家有伯遼茲、舒曼、亨德爾,畫家有博希、丟勒、康定斯基、凡·高等。

那麼,作家、藝術家是否就是精神病患者,是瘋子呢?也是,也不是。肯定作家、藝術家是瘋子的人認為,他們與常人不一樣,有著明顯的精神病的症狀,但他們與真正的精神病患者又有區別,他們是一種特殊意義上的瘋子。否定作家、藝術家是瘋子的人認為,他們有其自主能力,他們的藝術創造活動是有意義的生命活動。查爾斯·蘭姆就激烈地反對將天才人物看成瘋子,儘管他本人就是一個瘋狂的人和天才。他說:“那種大智慧者總是近乎瘋狂的觀點並非正確。恰恰相反,出類拔萃的天才無一不是心智最健全的人。我無法想象,莎士比亞竟會是一個瘋子。”

十一 天才與瘋子比鄰(2)

當代的研究者們持一種折中的觀點,認為作家、藝術家既不是正常人,也不是瘋子;藝術的創造者處於既不是正常也不是發瘋的狀態,他們處於“正常與發瘋的中間狀態”。

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賈米森曾對47名著名的英國藝術家和作家(獲藝術大獎者或皇家藝術會員)作了一個專門性的調查,發現其中18人或因精神失常而住過精神病院,或曾經為精神疾患接受過不同形式的治療。在他們中間,情緒失常的比例比正常人要高出7倍。儘管如此,由於抽樣較小,而且調查結果顯示並非所有人都曾因患精神病或精神失常住過醫院,接受過治療,所以還是無法得出藝術家是瘋子的結論。不過,同樣也不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即他們與瘋狂無關。

那麼作家、藝術家與瘋狂到底有什麼關係呢?他們與精神病患者有何相同之處又有何區別呢?

作家、藝術家與瘋狂有著不解之緣,這是他們選擇不同於常人的生命活動方式所帶來的一種必然結果。所謂瘋狂,即是指超出正常狀態的一種狀態,一種對常態的偏離,它既可以是反常的、病態的,也可以是超常態的,即高於常態的狀態。作家、藝術家從事創造,首先必須中斷與日常生活世界的聯絡,脫離現實生活的常態,才能走向藝術世界,進入藝術世界。偏離常態是通往藝術世界的途徑,也是進行藝術創造的前提。瘋狂作為一種存在狀態,對於普通人的生活有著一種消極的意義,它不能使人客觀地認識現實世界,不能有效地讓人面對現實世界,也不能令人有效地把握和利用現實世界。可對於作家、藝術家來說,瘋狂是使人擺脫物質的枷鎖,獲得自由,走向隨心所欲的世界的最佳通途,是作家、藝術家獲得超越現象世界的感覺、體驗,重新構築、組合一個新世界,進行藝術創造的最佳心理狀態。藝術創造離不開這種對於正常狀態的偏離,也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沒有瘋狂,也就無法進入藝術創造的狀態。

既然作家、藝術家處於一種偏離常態的瘋狂狀態,那麼他們的存在必然帶有一種瘋狂的特徵。他們不僅在生活觀念上異於芸芸眾生,在精神狀態上與常人更是不同。因此,在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上,他們有悖於芸芸眾生作出的選擇,令芸芸眾生無法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混亂、瘋狂而無序,所以他們被芸芸眾生視為瘋子。

作家、藝術家與精神病人的確有相同之處。他們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都趨於一種不能以客觀的方式去面對世界、認識世界的狀態。但作家、藝術家是瘋子嗎?從某種意義上看他們是的,有些作家、藝術家事實上最後真成了瘋子,成了與精神病院中的精神病患者一模一樣的人。例如法國作家馬爾奎·德·薩德和莫泊桑,他們兩人都患有嚴重的精神病,並最終都死在瘋人院裡。莫泊桑一開始只是有比較輕微的視覺障礙和輕度幻覺症,後來視覺障礙和幻覺症加重,頭腦發狂,他把自己當成幽靈,拿著槍向住室外胡亂射擊。他自信刀槍不入,用槍對著太陽穴扣動扳機,用裁紙刀往自己脖子上亂劃。最後,他的病症日益加重,全身癱瘓,醫治無效,被疾病奪去了生命。凡·高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33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