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來?
如今卻需得好好理順,從中尋找蛛絲馬跡。
一個之前被他們忽略的線索進入文笙和王十三的視線。
他們之前在樂城聽人嚷嚷所謂“顧文笙在浦川”竟不是空穴來風。
就在數日之前,浦川確曾有位年輕貌美的女樂師現身,隨行侍衛身手高強,與文笙的情況十分相符。
而這位女樂師最初出現的時間,與譚五先生從袁家離開,到浦川落腳的時間不謀而合。
難道這就是譚五先生的計劃?
他在袁家進一步確認了《希聲譜》被偷賣屬子虛烏有,乃是鍾天政的陰謀,跟著就弄出個假的顧文笙做誘餌,引鍾天政上鉤?
就在文笙等人住在客棧裡,守著一條條線索諸多猜測之際,那位神秘莫測的譚五先生竟然主動現身,自己找上門來。
他陰沉著臉,劈頭第一句話就問:“我的侄兒譚容華現在何處,還請諸位相告。”(未完待續。)
第四百五十二章 譚五先生(二合一)
兩人決定分頭行事。
王十三透過袁家人找來了大平莊的里正,去查袁義家裡那條線,文笙留在朗月齋,繼續從那些書中尋找線索。
她搬了個小馬紮坐在樟木箱子前,從箱子裡拿出一本書,放在膝上開啟,由頭至尾翻翻,放到一旁,再去拿下一本。
照這個速度,不過一刻鐘她就看完了三四本。
若是時間充裕,文笙也想舒舒服服坐在太師椅上,手邊放一盞香茗,好整以暇地從這裡頭挑書看,就像一直坐在角落裡的連成業那樣。
雖然這些未經整理的書良莠不齊,裡頭有不少在文笙看來純屬胡說八道,但也不乏言之有物、值得珍藏細品的好書。
“你這樣子不行,走馬觀花,草草了事,哪能體會字裡行間的真意?”連成業在一旁有些侷促地道。
他花半天時間將一本薄薄的冊子讀完,登記了書名,要將它放到書架上去,從文笙身旁經過的時候,見她這般看書,實在是忍不住了。
文笙拿起了一本《長春帖》,這雖是較為常見的字帖,但因文笙熟悉這個領域,特意多看了兩眼。
連成業的話說得有道理,但文笙自忖要是照他那個看法,要翻完這幾大箱子書,至少需要半年時間。
“連公子,你那是本什麼書?”
與文笙說話,連成業不大放得開,低頭匆匆瞥了一眼書皮。才道:“是《後周幽帝野史》。”
幽帝是後周最後一個帝王,相傳他自幼體弱多病,偏偏接手的是個爛攤子。當時內憂外患,政事繁雜,幽帝不堪重負,勉強支撐數年之後將皇位讓與了大將軍楊天忠,攜幾位妃子在關中某處避世而居。
楊天忠便是大梁的開國皇帝。
這一段掌故,文笙早在來到大梁不久便有所耳聞,後來更是從應天塔的群書當中瞭解到詳情。知道後世對此是怎麼評說的。
而關中這裡有這麼多關於幽帝的史料傳說也就不足為奇。
既稱野史,多半是後人牽強附會,沒有經過考據的戲說。
文笙問道:“不知是何人所著?”
連成業剛登記過作者。直接回答:“無名氏。”
文笙聞言淡淡一笑:“書中所說幽帝為人如何?怕是沒什麼好話吧?”
連成業呆呆望著她,似是沒反應過來,半天才點了點頭。
文笙搖了搖頭:“哪朝哪代最後在位的帝王都難留下好名聲,就像那些轉瞬即逝如韋陀花盛開的朝代。通常在史書裡都是荒淫殘暴。倒行逆施。事實當真如此?只怕未必。連聖人都說,為尊者諱恥,為賢者諱過。”
連成業囁嚅道:“你這話有些大逆不道。”
文笙卻道:“有些人的大逆不道在心裡,我不過是把它說出來。”
連成業不再接話,避開文笙的目光,走過來換了一本書,坐回去捧著一看又是半天。
天黑之後王十三過來,進門時正好連成業離開。兩人打了個照面。
王十三望著他目露疑問,連成業趕緊退後行禮。口稱“見過世子”,王十三擺了擺手,連成業低頭匆匆而去。
王十三將燈挪到了文笙跟前:“不看了吧,仔細傷眼睛。”
文笙回他一笑。
王十三衝連成業離去的方向望了望:“問出點兒什麼沒有?”
“沒有,與之前你在的時候一樣。你呢,今日一天可有收穫?”
文笙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