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2 / 4)

小說:後研究生時代 作者:雨帆

裝上也不肯多下功夫,大多面粉都是裝在尼龍袋裡面的,上面白紙黑字般的印著重量、廠家、地址、電話,頂多有個帶“s”的安全標誌,以至於太粗糙了,讓人很難考究它的真偽。好多人甚至喜歡直接在商場購買散裝的麵粉。

殊不知越是宣傳厲害的產品,其質量也越該質疑,稍稍用腦子想想就明白其中的貓膩了,那些黃金時段插播的廣告都是按秒計算的,還有就是那些明星代言動輒就上千萬上億,產品價格擺那裡了,可這些額外的廣告費誰來支付,只能從生產成本上下功夫了。三鹿奶粉不就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那些免檢標籤並非產品質量過硬的代言,而是迷惑顧客打消其疑慮的通行證。這些深藏在光鮮表面背後的東西如果沒有切身感受是很難理解的,老外媳婦也就一泛泛之輩更是不可能參悟,所以她一直在家庭作業本里反覆提及購買磨面機而非榨油機。

從我來公司開始前後快找半年了,終於託瀋陽一同事幫忙訂了一臺,印象中的磨面機應該是很龐大的一物件兒,運轉起來那聲音都跟早先燒煤的蒸汽火車不相上下,誰家要住磨坊附近不自覺的說話聲音都得提高八度。現在農村都淘汰了這種作坊式的機器了,而是直接拿麥子去糧庫換麵粉。

等把機器送到瀋陽公司時,我才明白這東西哪是磨面機啊,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不過是臺小型的粉碎機,厚鋼板底座上固定著一電動機,上面是一個方形漏斗,一看說明書果真就是農村用來粉碎秸稈給牲口磨料用的。這同事也真夠粗心的,也不提前瞭解一下就預定了。可老外媳婦卻像得到了個稀世珍寶似的,這兒摸摸那兒看看。

由於當天不回東港,老外媳婦怕放地下車庫不安全非要抬到公司裡面,別看這東西體積不大,可重量著實不輕,我是來回喊了五個小夥子才把它抬動,放進載重12人的電梯後,幾個人寧可等下一趟也不敢和它搭乘同一電梯。

第二天從東港又專門派了一輛貨車才給拉了回去。賣粉碎機的老闆再三強調安裝時一定要從進戶線接電源,電線至少用四平方的,開關一定要用閘刀式的,唯恐我們忘掉還專門把注意事項寫到說明書裡面。確實這玩意功率那麼大,一般的家庭用電線肯定承受不了,引起火災了他怕還是要負連帶責任的。

老外媳婦早就開始懷疑我公司電工的能力了,不知從哪裡認識了電工一號杜師傅,準備喊他專門負責磨面機的安裝。叮叮咚咚的等這項偉大的工程完成後,激動人心的時刻就要到了,老外媳婦從廚房拿出珍藏已久的幾斤小麥,別說這磨面機風吹日曬雨淋的,再加路上顛簸了幾天沒清洗過,我一看麥子裡面居然還摻了幾根麥稈。呵呵,原生態啊,真不知道她是準備給人吃呢,還是喂牲口呢。早知還不如讓公司給他家買塊地,從播種開始把關呢。

老外媳婦把麥子倒進上面的漏斗裡,用一布口袋接著出料口,推閘刀開關這一剪綵性的任務專門由她本人親自負責。“嗡”九十分貝的粉碎聲,要不是礙於好多人在場,我差點兒捂上了耳朵,還好沒幾分鐘出料了。磨出的東西遠看吧是粉兒,可離近了仔細一瞧其實就是麥渣子。就這兒老外媳婦激動得給了在場的每位同志一個熱情的擁抱,就差放鞭炮慶祝了。

第二天小區的物業經理就把投訴電話打到我公司辦公室,他說業主反應老外家所在單元噪聲太大影響人家正常休息。其實昨天我們拉粉碎機回家時人家就盯上了,我趕緊跟人賠禮道歉,看在我態度特別誠懇的份上,物業經理也只好協調說,假如非要用那磨面機請集中在休息時間之外用。

不過據我所知,這臺機器從買來到我離開公司,僅在安裝好後試驗用過那次外,就再也沒揮過它的威力了。主要原因是緊接著我並沒給她買到麥子。我養成一個習慣,那就是每當從老外手裡拿過家庭作業時,我會迅瀏覽那幾項工作,為提高辦事效率,並節約時間,先是分成輕重緩急,從易到難,逐個攻破。買回磨面機的第二天,我覺得打電話幫他家買小麥應該是最容易完成的一項任務。先按老外媳婦留的電話打過去才知道,原來是他們小區旁邊的一個糧油店

“我要買十斤小麥,請問現在有貨嗎?”

“不好意思,我們店裡沒有小麥。”

“那什麼時候會有呢?我先訂購行嗎?”

等人家打個電話問過後才知道現在供貨商也沒貨。那怎麼辦,我趕緊打電話到商業大廈,他們糧油科的負責人說商場裡面有大麥、高粱啥的,唯獨沒有小麥。最後人家還好心提醒我說,現在直接買麵粉多方便啊。潛臺詞就是誰會買小麥呀又不能當雜糧直接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