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2 / 4)

小說:三國演業 作者:大刀闊斧

楊錫百思不得其解,粗略估計,應該是大腦融合度又到了某種階段,要發生一些什麼奇異變化了。

於是楊錫不再考慮此事,而是開始班師回辰河城。

餘少阿到底還是有本事,離開了巴蜀,在毛巒與呂蒙的圍追堵截之下,剩下一萬五千人馬,到達漢中,與劉備合兵一處。

第四百六十六章 陵園

公元217年,即建安二十二年,歲次丁酉,大疫爆發,陳琳、劉楨、應、徐幹等同染疫疾而亡。

建安七子其中四人死於一窩。

與此同時,同為建安七子的王粲病逝。

周瑜被押解至辰河城,與吳夫人、徐氏等被軟禁。

至此,辰河國盡得除漢中以外的益州部分,收其人口總計四百七十九萬。

北方,曹操偶爾環顧,竟發現自己已被包圍。

楊錫將所得益州部分設為四郡,分別為巴郡、蜀郡、雲南郡、貴州郡。原郡、益州郡等等名稱全部取消。

辰河城烈士陵園,一座數十米高的巨大混凝土碑直衝雲霄,其後,是一排排石碑,每一塊石碑上面,都刻有一個名字,每個名字下面,都刻有此人事蹟。

楊錫每年清明,都會率辰河商會官員來此地祭拜為辰河國付出生命的英雄,此時雖然早過了清明,但楊錫還是來了。

今年的清明,楊錫在攻益州,並帶回了數百烈士,楊錫照例將其安置於此。放眼望去,這烈士陵園,已然有一萬多座石碑,楊錫領張昭、顧雍、龐統等數百官員,登壇祭拜。

清明又叫踏青,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一百零八天。清明是最重要的祭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大約始於周代。

楊錫規定,辰河國每年清明,祭祖時間十五天內,必須祭拜烈士英靈。

益州大戰烈士下葬當日,數百具棺木被陳列於陵園,楊錫領眾官鞠躬祭拜。

先是楊錫宣讀祭文,這祭文,卻是楊錫親自所寫。

楊錫登臺,數百官員默哀,其後是烈士家屬以及圍觀百姓,合三萬餘人同時在此。

“辰河五年,四月八日。祭我辰河國益州之戰犧牲英豪銜哀致誠,備時羞之奠,告八百二十七烈士之英靈。自去年年底討益州至今,我辰河國英豪無懼艱險,奮勇討賊,殺白峰,敗劉備,圍孫權,斃兀突骨,擊餘少阿,建曠世之功。………”

楊錫細細說著此戰經過,又例舉了幾例烈士英勇殺敵之故事,現場無不垂淚。

喇叭聲音很大,全場鴉鵲無聲,楊錫說著說著,竟有些哽咽了,這氣氛,更是顯得山河日月陰沉昏暗。

楊錫如此做,自然是有目的,這是要傳承辰河國之精神,這是華夏民族魂魄,可不敢讓國民忘記,便是以後科技發達,能飛天遁地了,這些東西,也該保留。

祭拜完畢,楊錫領眾官員離開陵園,他不知道,便在楊錫離開之後,全場數萬國民,卻並沒有立即離開。

不僅如此,連續幾日,往年死難者家屬甚至許多他地國民,都陸陸續續過來拜祭,甚至來辰河城出差旅遊者,都將陵園列為了必須駐足之地。

便是在楊錫做完今年祭拜以後的數日左右,那陵園之中忽然有著看不見的絲絲縷縷,從每個誠心祭拜者身上匯聚於陵園虛空某處。

便是這看不見的絲絲縷縷,玄之又玄的使這片虛空發生著某種變化。

這種變化說不清,道不明,只是讓來此祭拜之人,多了一種敬畏。

這烈士陵園,離辰河堡不遠,在辰河堡三樓,開啟窗簾,看到的,便是烈士陵園的高碑。

最近幾日,楊錫幾乎每日做夢,夢中內容不一,但場景卻幾乎如出一轍。

在夢中,楊錫看到了隱約有著烈士陵園影子,還有一些模糊身影,並不真切。

楊錫不信鬼神,覺得可能最近自己有些疲勞,或是真的要發生某種變化。

益州大戰後,楊錫乾脆在巫山縣鋼鐵廠也開始成立第八車廠。

如今秘魯的橡膠園已經圈地成功,盧大志每三個月穿越一次太平洋,以艦隊護送運輸艦,運送回大量的天然橡膠。

當然,許多冒險者,也開始搭乘船隻往秘魯,尋找寶藏與機遇。

解決了橡膠問題,楊錫才真正鬆了一口氣,如此一來,拖拉機卡車腳踏車等產品的成本又降低了許多。人工合成橡膠用得少了,便是環保方面,也要好上許多。

有了跨太平洋航線,上海城與臺島,便顯示出其地理位置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