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的過去和未來。
    讀過《論中國》這本書,才會知道這是基辛格先生的戰略理論以及對中國問題數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其中的各種資料、分析和結論皆是這位“最瞭解中國的美國人”反覆研究而得出。並非各大電視臺那些連中國都沒有來過的評論家們的臆想。
    “中央帝國”的隕落
    《論中國》書的前半段,基辛格介紹了中國從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淪落為晚清時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原因。
    清以前的中國,雖然王朝更迭但始終作為地區大國的姿態出現。“中央帝國”的思想已經滲入骨髓。但這也導致了中國人釀成了一種獨特的中國自我意識。
    至於願與中國通商的周邊國家,天朝皆視其為“蠻夷”,稱通商為“朝貢”,以示承認中國的至尊地位。
    中國“挾其獨特的傳統和千年養成的優越感”步入近代,清廷閉關鎖國的政策使其對外國通商和技術革新漠不關心。尤其是對“匠人”的地位,總是以極為低下出現。
    於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藉助工業革命的洪流,西方超越了中國。
    英國人用鴉片戰爭開啟了中國的大門,自此,列強分沓而至。僅僅不過10年,中國從輝煌中跌落,淪為殖民實力爭奪的目標。
    隨後,整個中國經歷了數十年崩裂、探索、混亂和迷茫的階段。饑荒、軍閥混戰、政客弄政、貪官汙吏……等等不斷的在中國上演。
    有人絕望,甚至開始自我蔑視、批判。更有甚者開始要求徹底推翻整個中華文化。這無疑是最為兇險的時代。無數人在這個時代如螻蟻般死去,沒有人對這個國家抱有希望。
    這裡成為了列國殖民、凌辱和嘲笑的物件。也養成了一堆習慣彎著腰,挺不起脊樑的國人。(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論中國》讀書筆記(2)
    大國博弈
    這本書的下半部以更大篇幅講解了基辛格眼中的當代中國外交史。作者試圖從“圍棋”和“孫子兵法”出發,形象地闡述以楊子任等為首的新型領導人的政治戰略思想,細緻的分析與各種事例的舉證,刻畫的絲絲入扣!著實敬服不已。
    基辛格甚至認為:“美國在亞洲的幾場戰爭中受挫,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違背了孫子的規誡。”
    例如,1958年8月23日,為了試探美國保衛呆灣的承諾堅決的什麼程度,也為了提升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解放軍開始對金門進行大規模炮擊。
    楊子任解釋說道,中國表明了軍事決心後,將重啟與美會談,如此“既有行動場所又有談判場所”。
    基辛格把此解釋為《孫子兵法》“鬥中求存”古為今用,目的是化強敵為弱敵,進行進攻性威懾策略。
    蘇聯從斯大林時代的各種強硬動作,早為楊子任所不喜,即便中蘇還是盟友。
    有趣的是,在炮擊金門的3周前,赫魯曉夫剛剛訪問北京,致使艾森豪威爾指控蘇聯授意楊子任這麼幹。
    而在呆灣問題上,楊子任又利用赫魯曉夫的左右為難誘使他發出核威脅,這個赫魯曉夫自己都承認無意付諸實施的核威脅使蘇聯和美國關係限於緊張。
    楊子任將赫魯曉夫當成了棋子,當成了劇本里的一個演員,獲得了宣傳上的重大勝利,“底氣十足”地重回中美大使級會談。於是,兩位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人:楊子任和赫魯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