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瘋狂的燒錢(1 / 2)

小說:我的工作是花錢 作者:駕霧

日常只是短暫的,楊銘的更多時間都在公司。參與研發、交換意見,時刻要掌控整個專案的進度,以匹配他腦海裡偏執的念頭!

他對於數值的精確要求是苛刻的,特別是在關係到氣動學領域上,楊銘為此重新學了一遍專業知識,把控要到位。

團隊在他的帶動下,成功改進了高功率非同步電機,單臺能夠輸出700馬力以上,組合輸出鐵定破兩千。

但是要考慮到電動機的弱項——起步很猛,但很快也萎下來。這一是需要維持功率最高點的變速器,二是放開對功率密度和電池的限制。

所以團隊在攻克了電動機的問題後,再投入到變速系統的研發中,最後組合到魔改的R8底盤上,套上了老殼子上賽道測試。

沒能用新殼子,是因為這方面難度有點大。

楊銘的設計是出來了,電腦裡面也有了效果圖,智慧外殼的驅動程式也都有了,但還有幾點問題。

第一個是製造工藝難度,這方面楊銘挖了不少牆腳,計算機專家、材料專家都到位了,正在趕工中;

第二點則是它氣動學問題,能把外殼製造出來,能套上車,但不表示它一定符合氣動學要求,它需要進行風洞試驗!

光是模擬風洞,絕對不夠!一般的跑車都無法滿足了,更別說這種觀念超前的設計,一絲一毫的誤差,都無法達到要求!

問題是哪裡有風洞?

美國倒是有不少,汽車巨頭的通用就有三個風洞,還正在建設第四個,可惜它們都是自用的,不會開放給同行。

那麼只剩下學術機構了,加州理工大學也有,但它們首先要滿足科學研究使用,剩下的才能給外界。

但問題是,汽車風洞試驗並不是一兩個小時就完事了,一輛跑車一般都需要幾百個小時,像F1方程式則需要上千個小時。

楊銘的“鱗片車身”比F1的設計更加複雜,1000個小時是基本的,哪怕是全天候24小時給你用,也需要不停頓的41.6天時間!

現實裡很難達到這個要求,在電動機和變速器都展開測試的時候,楊銘正在為新殼子的測試問題而傷腦筋。

正在熱情勁頭上的他,一點都不希望中途被撲滅火焰,便問:“還有什麼好辦法嗎?能夠讓我們持續使用風洞,包場測試到足夠的?”

喬納森思索了一下:“只能花高價錢了,彌補其他單位的使用花費,但我們也無法持續使用太久,其他機構都有安排的。”

“這樣啊……”楊銘琢磨了一下,“那我們能不能買一個風洞?或者自己造一個足夠二分之一汽車比例的?”

喬納森給這個想法驚了一下,買一個風洞?或者造一個?

他現在是完完全全相信,合夥人對這個專案已經有點走火入魔了!他對這個專案的熱情,自己完全低估!

億萬富豪瘋狂起來,可真是夠嚇人的!不方便使用風洞是吧?老子就買一個,或者乾脆造一個風洞!

霸氣無比的宣言!就是為了讓這臺車子完美無缺!楊銘不想對任何一個環節疏漏!

這股偏執,甚至倔強到了極點的要求,是那些獨立廠商永遠無法企及的。帕加尼不行,柯尼塞格不行,因為他們沒錢,也玩不起。

但是楊老闆可以,他有錢,而且他認為夢想才是無價的,錢只是王八蛋!關鍵時刻該用就用了!

喬納森五體投地之餘,還真的沒否決這個觀點:“自己造的時間花費太長了,而且價格太高,但想要買的話,或許真的可以。”

風洞買賣也不是沒有過,F1車隊裡就有買賣風洞的,米納爾迪車隊的價格都不到300萬,當然也有土豪如法拉利的風洞,造價2200萬美元。

所以買二手的價效比更高,也更能滿足老闆的時間需求……喬納森讓手下去找了,也沒有愧對美國的科技實力,確實有。

其實在加州就有至少四座商用風洞——還僅僅是民用領域的風洞,飛機、導彈這些風洞屬於美軍的機密,普通人無法接觸。

但民用和能夠給汽車進行試驗的,整個美國有不少,輾轉幾次後有聯絡上了一處能夠進行1:2汽車比例的風洞,最高時速可達到270公里每時。

一番談判下來後,對方報價2500萬美元持有75%,因為對方還有機構進行測試使用,但大老闆可以優先排隊。

楊銘得知訊息已經是產生這個想法的一個多月後了,而高價打造的科幻外殼,終於拿出了測試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