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智慧化技術(1 / 2)

小說:我的工作是花錢 作者:駕霧

專案在老闆的授意下火速進行。

製造和設計賽車,與生產民用車型是不一樣的。後者需要顧及、需要專精的領域太多,但賽車不需要!

各方面壓榨到極限的機器裝上去,防滾架焊上了,外形對空氣動力學進行改造後,該怎麼瘋就怎麼瘋!

這就是f1或者其它大型賽事裡,紅牛、索伯這些非廠商車隊一樣能玩的風生水起的原因,設計和改造賽車,十來個人的團隊就能做!

所以這款r8和小牛的底盤被他們大卸八塊後,換上了電動機、電池和專門調校的賽用序列式變速器。

再給它隨便披上一個外殼,裝上大大的碳纖維擾流板,巨大貼地的後擴散器後,這輛油改電的r8成型了!

楊銘在賽道上見到它的時候,其正在無聲無息的跑賽道。

突然間沒有了汽油機的暴躁聲浪,相對顯得有些安靜了,等到試驗車開回來,楊銘問喬納森:“表現怎麼樣?”

喬納森看著電腦裡的資料:“四臺電機輸出了1500匹馬力,加速的前段很不錯,但中段以後就跟電動車一樣,速度上不去,我們需要專門設計變速器,來維持它最大功率的區間,才能把100-200,200-300的加速力度保持住。”

“續航能力暫時不論的話,底盤也不完全貼合對電池的佈局需求,如果要前後50:50,我們需要專門設計底盤,採用封閉式的最好;其次最關鍵的,想要它效能出眾,外形是最最重要的。”

需要改的專案很多,意味著很花錢。

但楊銘的態度也很直白:“只要能實現的,花錢都是其次,目的就是想要打造最極致的速度機器。”

“你這麼說的話,團隊就不用擔心預算了。”喬納森也放心了,因為這些是要從頭設計的,真心燒錢!

作為大老闆的楊銘並不限制費用,相反他還帶來了好東西。

兌換的物品,寄送到了汽車公司倉庫。

這些都是達到他要求的電動機,單臺功率就可以有兩千千瓦,專門給團隊仿造和啟發,哪怕技術達不到要求,一半的效果也行了!

然後楊銘還親自參與到了氣動外形的專案中——他除了兌換物品,還給自己換了技術知識!

沒有什麼比自己親自加入其中,打造完美產品更吸引人的了!為此他還一邊翻書,一邊討教,把跟自己接收的融合起來。

在這整個專案裡,老闆同員工一樣,按時上班,參與研發和討論,他很多時候都會忙碌到晚上了,才最後離開。

這熱忱程度也非一般人能比的,他所畫的草圖都堆起了厚厚的一沓,負責底盤設計的設計師,最近見到他都怕!

因為老闆想要弄的不是一般的車!他需要比amg-one,或者紅牛am-rb的方程式技術,更加激進的概念!

他把可變式氣動外形和賽車底盤系統聯合起來了——即便是在f1領域,也不會有這麼高度的契合。

但他要全面結合!因為他想用的這一套是智慧氣動外形,車前、中、後都有隱藏式擾流板,像鱗片一樣,平時融入車體,需要時智慧開啟!

其曾在蝰蛇srt概念車上出現過,在高速入彎時,“鱗片”全部立起來!全車身都有擾流板,從不同角度製造更大下壓力,讓跑車穩穩抓地!

車殼可變形態,將用在針對不同情況下的攻彎,提供不同的下壓力和對抗橫向加速度,建立在一套複雜的電腦系統下操控!

車就不再是笨拙死板的,“鱗片”能夠感應剎車和橫向加速度,做出相應角度、外形的變化,幫助車輛輸出最穩定的狀態,讓車手壓榨極限!

按照資料來推演,單靠尾翼提供的下壓力,若能夠以100時速極限過彎,在使用這套複雜套件後,能夠以150甚至更高的速度過彎!

氣動設計師對老闆的天才方案,佩服到五體投地,但也有點點疑問:“按照我們當前的技術,想要這種強度和智慧化的車殼,很費功夫!”

楊銘讓他放心:“程式和智慧化這方面,我挖了谷歌的人工智慧工程師,特斯拉的無人系統專家;材料我已經跟美國一家尖端碳纖維企業合作,資金我後續還準備了兩個億!”

設計師目瞪口呆,無話可說!

鈔能力,有時候真的能搞定一切!

當然老闆能設計出這種超前的方案,在他們眼裡也是個瘋狂的天才!

……

楊銘的這種天才之舉,背後可少不了努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