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玩車、造車的這個話題,他們在棕櫚樹下喝著咖啡,品著手下特地去買來的甜點,天南地北聊了好久。
從幾人堅定“大排自吸才是信仰,電動都是異端”這種不迎合時代的態度,到要考慮未來,得承認石油沒了的替代品,肯定是電動的天下。
但也難免憧憬一下過去的汽車黃金時代,說實話現在國際大環境都如此,節能減排,禁售燃油車,中國、歐洲都在這麼做了。
唯一能夠放開了玩的,我就是要6升以上排量,就是要V8的,真的只有美國了,它們絲毫都不擔心石油枯竭的問題。
“你說會不會就是個世紀騙局?”楊銘有一股荒誕念頭。
“誰知道那幫石油大亨怎麼想的呢。”喬納森笑著,“不過美國的燃油車環境依然很好,大排量可是男人的標籤。”
“V8才是信仰!”楊銘是其中一員。
“我同意!”丹尼爾笑著點頭,“我想要說,在汽車領域有什麼想做的,這裡的環境是最寬鬆的了。”
楊銘這點是沒法反對的,心中那個造車的夢,在這場曬著加州陽光的咖啡談話中,就像埋下去的種子,遇到春天開始生根發芽!
盡興聊了一下午,見到了很多車迷的來往和關注,楊銘把寶貝玩意擺出來的目的達到了,享受羨慕、收穫開心。
也消遣了一天,之後大家去聚餐,圍坐在開放式的廚房邊,看著廚師精心的烹飪餐點,邊吃邊聊著。
因為都是車友會結交的朋友,話題也繞不開,楊銘又說了:“你們說要真的做一個汽車品牌,最先需要什麼?”
“錢和幾個敢玩的人。”喬納森喝了一口飲料,“差不多夠了。”
“就這麼點?”
他反問:“那你還以為需要多少?歷史上的超跑品牌,誰不是創始人因為熱愛賽車,帶上團隊開發的?不會有說是馬上大型化、集團化的!”
“最有名的紅牛,它們是賣飲料的但不也是照樣玩轉F1?簽約維特爾那些年,紅牛除了雷諾的發動機,底盤的部件都是它們團隊自己弄的。”
“有點道理。”楊銘知道這是事實。
喬納森再說:“產量不行都不要緊,一年生產十來臺車子,每一臺賣上天價,然後就被粉絲捧上天,萬一火了就厲害了!”
“嗯對!”楊銘笑著想到了帕加尼這些品牌,都是小公司,生產一丁點,卻能夠鑄造高大上的名氣。
“你真的是有造車的打算嗎?”丹尼爾問。
“現在可都不是再說,電動車是個人都能造了?既然這麼熱鬧,我也愛玩車,幹嘛不試試,弄個一臺超跑,或者乾脆造最頂級的賽車,多有意思!”
“自己打造一個品牌,這是我見過最酷的玩車方式!”喬納森說。
“這才是車迷的高境界!”丹尼爾也很佩服。
什麼是高階玩車?買最貴的車和收藏限量車型?都不算!敢去琢磨著要去打造品牌,去建設最讓自己中意的極致,這才是!
這種生活理想不是什麼人都能玩得起來,但敢玩的都受人佩服!
見眾人這麼崇拜,楊銘興致更濃厚了。
“我追求的是極致的浮誇!要做就做最好最快的,披著量產皮的賽車,去紐北跑個六分半的,它肯定就出名了!”
“再去參加各種賽事,把名氣打響了,以後量產街車,一年賣十幾二十兩,再多做些廣告,那口碑可不就來了?”
朋友們聽這他繪聲繪色的說了全程,雖然有些誇張和搞怪了,但整體策略確實是行得通的。
之後喬納森建議道:“要不就這麼試試看?先從賽車開始,殼子的問題找設計師,底盤和電動機的構成,都是可以花錢解決的。”
“讓我想想,”楊銘也被說起勁了,因為幾乎所有跑車品牌,其創始人都是賽車手或者玩車的,拉著幾個人的團隊建立。
在電動車方興未艾的時代,大家都還在起跑線上,哪怕特斯拉也沒有領先太多身位,一切都沒有遲!
……
這天晚上楊銘跟他們商討出了濃厚興致。
顯然斯蒂芬妮也對他這種酷炫的生活態度充滿了興趣,所以順水推舟的,兩人飯後去酒店滾了個天雷地火。
只是激情的事後,楊銘對這些屁股的熱情迅速冷卻了,他猛然覺得人生不該就這麼單調的花錢、玩女人。
誠然這是一種像品嚐美酒的愛好,但是活著的動力是正餐,他想做點有意義,厲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