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定為戴姆勒的下任CEO,現在跑來肯定是刷聲望的。
全程也都是由他代表戴姆勒說話,其意思很明顯,與麥克斯韋展開電池管理技術、電池技術這兩重點方面的合作。
楊銘聽了後表態:“電池技術我們暫時沒有想法與外界合作,我們只能作為供應商,提供給你們。”
“但是電池管理技術,我認為是一個很值得分享和共贏的地方,具體也要看你們,能夠拿出多少誠意。”
康林松思索一下,再說:“我們相當瞭解麥克斯韋公司在造車上的最大問題,我們也曾經為特斯拉解決過技術的難關,成效有目共睹。”
“特斯拉做的還可以。”楊銘知道特斯拉能這麼快起步,外界的技術很重要,賓士也有了合作經驗。
康林松再說:“所以我們能夠支援你們相關的造車基礎技術,以提供給你們想發展起來的電動跑車產業中。”
“不!我不希望是這種形式,我需要完整的基礎而不是提供,我需要你們的工廠,國外的工廠!”
“國外的工廠都用在商業生產中,我們不能賣。”康林松拒絕,賣工廠這個要求有點高。
“那恐怕我們能談的地方不多了。”楊銘笑著。
康林松到底是未來CEO,魄力有的:“但是!我們可以支援在中國也建造完整比例的工廠提供給你們,然後你們進行適量的擴建。”
“這就是我喜歡的談判方式!”楊銘這回滿意了,德國人這次很直接,直接把籌碼擺出來。
因為戴姆勒清楚,除了他們,天殺的大眾和藍天白雲BMW,也都在殷勤著,電動市場的機遇,他們沒誠意那就會錯過!
只是他們不知道在楊銘心中,大眾已經被排除了,因為其保時捷919賽車想要在紐北找回場子;其大眾電動賽車,報名了派克峰爬山賽。
成了對手就讓楊銘不熱衷了。BMW也是同樣的道理,它們在電動上也有了建樹,能談的空間顯然不如還一般的賓士。
所以康林松開出這些條件後,重點就已經談成了!
==
ps: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