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亮肌肉時刻(1 / 2)

小說:我的工作是花錢 作者:駕霧

相對於電池安全系統,楊銘更看重改良鋰電體系。

雖然成本很高,但任何突破都是從高階開始的,電腦在二三十年前,是很多人都消費不起的奢侈品,但放到現在,淪為了尋家用電器。

這種電池也是一樣的,現在價格很高、價效比極低,很雞肋,但在產業化批次製造、工藝提高後,它的成本一定會降下來。

也因為它的可發展空間很大,創造一個新的電池體系太難了!市面上那些石墨烯、鋁空氣電池,都是吹上了天后,又消失得一乾二淨。

它們要麼功率密度不夠,要麼充放電次數太短,需要走的路還很長。但以鋰為主題的改進,就像混合動力汽車那樣,緩速增進!

它能夠最先帶動高階車、跑車市場發展。等以後技術成熟了,降低成本、擴大產量,成為電池技術突破前,優質的過渡品。

所以楊銘作為老闆親自拍案:“抓緊讓實驗室生產足夠一輛賽車使用的這種改良電池,我到時候要用它去展示。”

改良鋰體系電池,現在只能在實驗室製造,因為還沒有供應商掌握這種技術,商業量產無從談來。

“我們已經有差不多足夠的電池塊了。”負責人又做了一件讓老闆滿意的事情。

“是嗎?幹得漂亮!”

楊銘記住這傢伙了,張振東——後面才知道他是UCLA留學的高材生,也是比較早一批加入美國計劃的。

張振東可能是加入早的緣故,相當懂得揣摩老闆這個瘋狂車迷的心思——成本高沒問題,用在昂貴的電動跑車上,這反倒是技術的大亮點!

有了安全系統,又有了高階電池,兩大王牌抓在手裡,楊銘內心就相當期待著機會去亮肌肉了!

……

之後北美方面傳來訊息:新一輛電動賽車已經下線,它將接替原先紐北燒燬的那輛二號賽車,送來亞洲進行測試。

主要地點當然就是在中國,在賽車和團隊抵達,並安裝和測試了改良電池後,麥克斯韋集團的官方就宣佈了這個訊息。

對它們電池技術的突破,進行了長篇的介紹,也不介意的把測試內容的影片,製作後釋出到網上,圍繞著極端六項,展示給外界看!

這彷彿是報上次電池自燃後,被黑粉一路噴的仇——你說我電池技術不行?現在看看吧,地獄式折磨它,還有誰比我更嚴?

六大關卡的考驗,讓其它電動車企業的所謂“安全測試”,全部成了孩子過家家遊戲!

梅奔、大眾或者豐田這些有致力於發展電動車的企業,也難免去第一時間觀看了這些過程。

內行看門道,這些極端的測試,梅奔沒有,豐田沒有,他們發展的主要都是家用電動或者混動,靠電力驅動的速度都不超過一百二。

但這電動賽車,要把速度推到360以上——這裡面對技術的要求和差距,相比起來真的是超前又超快!

然後官方做的第二件事情,讓這場測試變得更加熱鬧!

他們透露三號賽車將會裝備功率更強、容量更高的改良電池,將專門在上賽道,進行一場極端測試!

訊息一經公佈,立即傳遍了汽車界!

也逐漸讓這些老牌車企收起了輕視,起初梅奔或者FCA的接觸,都是以巨頭的姿態,我看上你是你的運氣。

但現在已經改變觀念,一行有一行強,在電動這個全新領域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線,如果能在關鍵技術上拉開差距,那就是優勢!

戴姆勒集團或者說它旗下的梅奔,最懂得這個道理,作為汽車祖宗,就是靠著技術堆壘的優勢,穩固地位至今。

在電動車這個新領域上,老牌車企的傲氣逐漸收斂了——特斯拉的火速崛起,現又有麥克斯韋的科幻技術,真心不能驕傲!

所以梅奔接到了德國方面的命令,要去現場觀摩,並儘可能地分析出賽車目前所具備的、能夠應用到量產的優勢。

同樣的想法產生在了其它巨頭身上,一直沒有輕視電動的大眾,另一巨頭的寶馬;也想要追趕奪取霸主的豐田,或者是控股法拉利的FCA……都派來了人!

都圍繞著麥克斯韋公司神秘的電池技術到底怎麼樣?

這就使得外界好奇心更強了,那些汽車媒體、知名車評人,或者賽事專家,甚至同行電動車企都派人來了!

除了國外跟來的媒體和粉絲,作為一款與國內息息相關的電動車商,在國內進行測試,中文媒體們怎麼可能錯過這場天時地利的盛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