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3 / 4)

隸省,位於保定,直隸總督衙門,號稱是大德王朝第一衙門。

這樣說,雖然有些誇張,也是不無是道理的。

直隸總督署的建築佈局,既承襲了前代衙署的特色,同時又受到了皇家宮殿建築佈局乃至民居建築規制的影響。

整座直隸總督衙署建築座北朝南,東西寬四十二丈。南北縱深約七十多長。

整個建築分東、中、西三路。有大門、儀門、大堂、二堂、官邸、上房五進院落,配以左右廂房耳房,均為小式硬山建築。

直隸總督署大門以外,建有轅門、照壁、旗杆、樂亭鼓亭、一對石獅、東西班房,以及西轅門外專供每日報時及拜發奏摺之用的炮臺等附屬建築。

這些建築所組成的半封閉格局,以及造就的威嚴氣氛,給人以森嚴神秘,望而生畏的感覺。

中路建築坐落在督署的中軸線上,大門內的主要建築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門、儀門、戒石坊、大堂、二堂、內宅門、官邸、上房、後庫、儀門以北各堂院的廂房、耳房、迴廊等附屬建築。

這是三天之內,賈珉第三次來這裡了。

現在,他已經過了內宅門,來到官邸了。

官邸,一般叫做三堂,是直隸總督日常辦公、讀書、寫字的地方。

再往裡面走,就是四堂,是總督家眷居住的地方。

到了三堂,賈珉略微停留了一下,就回來了。來到了東路建築的一處廂房。

他一直注意那個人,現在就在這處廂房內。

過了五六分鐘,這個人出來了,在第一進院落的簽押房門前停留了一下,還是進屋去了。

這個人剛進屋,簽押房內就傳出了訓斥聲。

過了十來分鐘,這個人垂頭喪氣地出來了。然後到了大門外的炮臺山,呆呆地坐下,看著遠方,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這個炮臺,是每天用來報時的。如果有奏摺,也會在這裡拜一下,然後再從這裡發出。

這個人名字叫做郭啟聖,原籍順天府大興縣人。到這裡已經十四年了。

雖然今年只有三十二歲,但是,外表看起來,跟五十來歲的人也差不多。

似乎是歲月的打磨和世事的滄桑,在他的臉上留下了道道皺紋。

在炮臺山一個人坐了有半個時辰,他站起身來。

此時已經是晚上四點多了,衙門裡的官員和衙役們,紛紛出來。

有的騎馬,有的坐轎,還有的步行。

一天的公務結束,他們紛紛回家了。

郭啟聖雖然站起身,卻一直沒動地方。直到衙門裡再也沒人出來後,才起步離開。

賈珉在他身後約六十米遠跟著,走了大約二十來分鐘,看見他進了一處三間房的小院。

這座房子前後左右的情形,賈珉早已經偵察清楚。

這座房子,就是郭啟聖的家。

說是家,卻只有郭啟聖一個人住,他沒有其他家人。

賈珉迴轉身,不一會兒,到了一家飯館兒。買了一罈子酒,四個豬蹄兒,三斤醬牛肉,二斤豬頭肉、又要了一個肥腸和一個肚片兒。外加幾個小菜兒。

包好後,提著東西向郭啟聖家走去。

這個郭啟聖,是賈珉在查閱衛若蘭給他的辛酉科場案資料時,發現的一個關鍵人物。

從姓名和體貌特徵等方面,都跟當年舉報南闈科場案的舉報人高度疑似。

在正月十六那天,賈珉接到聖旨被革去功名、削職為民後,在野渡居呆了一會兒,就到劉家莊方秀才那裡喝酒了。

方秀才,童秀才和王童生等人一起擺酒安慰賈珉,席間又提起了遠在卜奎的叢秀才。

據王童生說,他當年曾經聽到傳言,就是這個郭啟聖舉報了南闈科場作弊案。

在回到魯家莊老家前,賈珉先去了大興縣的郭家堡,哪裡就是郭啟聖的老家。

他的父母和兩個兄弟,至今還住在那裡。

據郭家堡的人說,郭家確實有個叫郭啟聖的。只是在十幾年前發瘋了,之後就再也沒見到這個人。

不過,據一個做豆腐的講,前幾年他還見到過這個郭啟聖回家,據說在直隸總督衙門做事。

賈珉就順著這條線索,查到了這裡。

叫寧兒打聽一番後,總督衙門裡果然有這個人。

現在,賈珉就要去跟郭啟聖吃酒,一起說說十四年之前的事情。

來到郭家門前,大門已經關上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