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2 / 4)

小說:紅樓如玉君子 作者:誰與爭瘋

朝,對於佛家和道家的態度都不怎麼樣,雖然沒有說什麼徹底的打壓,但是如武則天時期佛家那樣光輝的事情,那是肯定的沒有了,皇上也是人,最怕的就是別人造反篡權。

出了一群神棍組建王朝的事後。人人心裡都有一把秤,可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馬車駛向的是宣武門外教子衚衕南端東側,林海心裡有數了,今天宣德帝要去法源寺,算算日子,今天可不就是初一嘛!

法源寺建於唐太宗貞觀十九年,是京城最古老的名剎,唐時為憫忠寺。法源寺內收藏了眾多名貴的佛教典籍及藝術品,特別是大悲壇內陳列的大量佛經,數量眾多、版本珍貴。大悲壇是一座佛教文物宮殿。這裡陳列的歷代佛像、石刻及藝術珍品有:中國最早的佛像——東漢時代的陶佛坐像,有東吳時代的陶魂瓶,有北魏石造像、唐石佛像、五代鐵鑄像、宋木雕羅漢、元銅鑄觀音、明木雕伏虎羅漢等。都是國寶級珍貴文物。另外還有各國贈送的經像文物。最後一進殿堂是藏經閣,大殿全部用青磚鋪地,閣上供奉著三大士像,為木胎乾漆所制,是明代造像的藝術精品。

在京城。只要信佛的,有條件的,你要是初一這一天不去法源寺,那你就太掉價了,就是有急事,也要讓下人去進一炷香。每月初一的頭香。那可是掙破了頭的。

如同相國寺有國師坐鎮一樣,這法源寺在京城赫赫有名,寺中主持方丈是京城遠近聞名的高僧之一。莫言法師。

說道這個莫言法師,在佛教信徒中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他自幼被棄於少林寺,在寺廟長大,與佛有緣。五歲起便學習了小乘和大乘佛教,他十三歲熟讀《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十五歲就成了遠近聞名的高僧,參禪十年,隨即雲遊天下,十年前受到邀請,入住法源寺,次年升任主持。

如此的大名鼎鼎,一般人是見不到他的,據說是在加班加點的參悟佛法。如今法源寺負責接待客人的是二代弟子圓寂法師和圓明法師,還有一些三代的弟子。

不過讓林海說,根本就是高僧也認錢認權呀!要是打著朝廷重臣的牌子來,保證這個莫言法師,屁顛屁顛的站在法源寺大門迎接。

咳咳,其實說白了,林海對於和尚、佛教並沒有什麼好感。

雖然他並不排斥什麼佛教,但對於佛教的一些理論,實在是無法認同。

什麼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都是屁話。

假若人活著就是定數,不求超越自我,不求自我創新,那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人這種動物,就是因為人有求知慾,有創新冒險精神,才能從猿進化為人,然後不斷的發展至今。

至於耳熟能詳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更是他媽的鬼扯蛋。一個殺人狂魔,放下累累罪惡,把刀一放就能成佛?過往罪惡,煙消雲散,這佛也太不值錢了,這天下還不大亂?

說句不恰當的比喻,要是殺了人說幾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沒事,那要官差來幹什麼,要官府來幹什麼,要皇上來幹什麼,大家早就進入共產主義社會,天下大同了!

成佛,唸經,無慾無求?

這人怎麼可能做得到?

世人皆有慾望。今天賺一錢明天就想賺兩錢,今天有魚吃明天就想吃肉。而那種真心能夠清心寡慾人畢竟是少數,就是陶淵明也不是從生下來起就喜歡過無慾無求的生活的。

不但人不能做到,在林海看來,佛也做不到,因為佛也是認錢的。

不然為什麼寺廟裡的香蠟紙燭,比外面一牆之隔的小攤販的貴上三倍有餘了!

別懷疑這個資料的真實性,這可是林海猜到宣德帝有可能去哪裡後,花了幾天的功夫打聽來的,嘿嘿,這種事情提前做好功課,那是必須的。

讓林海說,法源寺的和尚們還是挺有經濟頭腦的,每三個月就舉行一次法會。所謂的法會,就是在法源寺的前面搭一個高塔,這一天法源寺的大師們,免費的給大家講佛法。不過讓林海說,這根本就是在造勢擴大影響力。其實這也是被逼的,誰讓這一屆的相國寺的道士是國師了,而且還是正經的皇親國戚的那種,唉,就怕信徒被搶了!

做和尚也是不容易的呀!

離法會還有一個時辰,但前往法源寺的人流已經越來越多。一行的侍衛們擔心車子進得去,出不來。請示了宣德帝后,將馬車停到法源寺隔街的小巷中,只有一條街的路程,權當鍛鍊身體,而且宣德帝本來也就打著微服私訪的旗號。

還別說,這宣德帝還真不是出皇宮來放風,人家是真正的微服私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