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然而古代紙幣制度終因其內在的通貨膨脹傾向而在元末崩潰,明太祖雖發行了大明寶鈔。但不久就名存實亡。明代中葉以後。中國商品生產和交換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錢荒有增無減,對大宗交易所需的高價值交易媒介……白銀需求增長則更快。因鑄錢銅料不敷使用,明政府不僅數次下令銷燬民間銅器鑄錢,南京太僕寺甚至將大內舊銅器47萬餘斤也用於鑄錢,並允許將前朝舊錢投入流通。羅掘至此,明初至萬曆初200年間鑄錢數量也僅有1000萬貫, 而北宋除開國初期每年鑄錢少於100萬貫外,百餘年間每年鑄錢都在100 萬貫以上。 熙寧六年(1073年)後每年鑄錢竟達600萬貫。商品經濟發展與錢幣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銳,由此形成的通貨緊縮效應嚴重阻礙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海外白銀源源流入中國,消除了國內銀礦資源貧乏的制約,使這一矛盾最終得以化解。
直至明初,中外貿易仍以奢侈品為主。自南宋以來,中國大量購買海外珍寶、香料、藥材,造成長期貿易逆差,金、銀、銅錢大量外流,成為一個嚴重問題。歷朝均嚴禁金屬出口,但效力不大。西人東來後。中國日用消費品獲得了廣闊的新市場,中國對外貿易商品構成發生本質變化。國際收支隨之逆轉。
至晚明時,較之中國,歐洲在火器、鐘錶、“打簧器”、呢絨、船舶、玻璃等生產部門已佔優勢;但在國際市場需求量最大的日用品生產方面,中國商品則擁有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