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替李治處理朝政期間,若有若無的便在朝堂之上形成了一股皇后的朝堂勢力。
而這股勢力裡面,自然是也有不看好太子李弘的官員,但因為李弘與武媚的母子關係比其他幾個皇子更加連心,而且當初以十歲之齡就保護過武媚,加上對賀蘭敏之、賀蘭敏月、武順等人的處理上,也讓武媚更加看好李弘。
況且,就算是李弘當年沒有挺身而出,危機時刻站在武媚的跟前保護武媚,沒有與武媚聯手對付武順跟賀蘭敏月,武媚在自己親生的幾個皇子當中,最為看好能夠繼承皇位的,依然還是李弘。
所以一部分不看好李弘,屬於武媚朝堂勢力的官員,自然是被武媚親自把這股,對李弘不滿的怨言給壓了下去。
李弘從當上太子至今,卻從來沒有為哪一本史籍作注,更別提是與其他臣子一同著書了,所以這也一直讓朝臣詬病。
而人家沛王李賢,則憂國憂民的為《後漢書》作注,以此借史書驚醒自己、警示朝臣,加上這幾年還與同其他臣子一同著了《修身要覽》、《君臣相起發事》等幾本書。
在名聲、名望上,向來也是一個愛民如子、尊敬朝臣的賢王,自然是吸收了一批臣子在其身邊。
格希元便是在如此背景下,被李賢吸收為自己人,而特別是給《後漢書》作注這種名傳千古的事情,文人臣子自然是不甘落於人後,巴不得跟隨沛王李賢一同作注、出書。
而從太子李弘來到遼東後,李治在明確得知李忠與賀蘭敏月已死的事情後,竟然在安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