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過身,神色之間帶著一股淡泊名利的風采似的。
兩人以及那張綠水,在連鐵等人的陪同下走出了宮殿,來到了那高句麗王宮的真正後花園,在廊亭坐了下來。
而那張綠水卻是公瑾的站在一旁,李治也不示意人家坐下來,連鐵等人送過來茶葉後,便離的遠遠的,把這廊亭的所有路口都給封死。
三人就這麼無聲的喝著茶,看著龍爹眺望遠方,若有所思的神情,李弘低頭看看,問道:“父皇不知道有什麼難事兒?交給兒臣就是了,保證幫您辦的漂漂亮亮的。”
“唔,走神了剛才,還是先說你的事兒吧,說完了我再跟你說。”李治回過神,接過張綠水親自倒的茶水,拿在手裡溫柔的看著張綠水笑了笑,說道。
李弘看看眼前這郎有情妾有意的一對人兒,也沒有避諱的,直接了當的說道:“父皇,兒臣打算命格希元與史藏詰以及劉仁軌留在辱夷城,並以辱夷城為安東都護府,不知道您可同意?”
“格希元、史藏詰?格希元此人如今在你的調教下,雖然已經頗堪大用,但你確定要任命他為安東都護府大都護?”李治玩味兒的望著李弘,問道。
他不相信李弘不曉得,格希元乃是從一開始便是李賢的人,此次他御駕親征,太史局原本不是格希元陪同自己出徵,但後來格希元突然改變主意,主動要求跟隨出征。
他當時還覺得有些意外,格希元不是說身體染病,怕是無法跟隨自己出徵嗎,怎麼才幾天的功夫,就改變主意,願意帶病跟隨自己出徵了?
但自從長安送來關於李忠跟賀蘭敏月身死的摺子後,而且若有若無的,好幾封奏摺都在影射,此事兒有可能是太子所為後,李治就對格希元的主動隨駕出征,感覺可能不是表面那麼簡單了。
特別是在李弘未到達遼東之前,格希元便若有若無的,談起過李忠跟賀蘭敏月的死,言語中一直都在影射,此事兒可能跟太子殿下有關。
如此一來,李治對於格希元願意跟隨自己出徵的事情,就顯得更加不意外了,此事在他看來,顯然就是有人,為了讓格希元在自己跟前,說一些不利於太子殿下的言語,所以才突然間決定讓格希元跟隨自己出徵。
所以當李弘剛剛一出現在安市城下,格希元便開始了主動尋求與太子對抗的機會,只是令格希元還是李治都沒有想到的是,李弘在軍中的強硬跟果決,與在朝堂之上完全不一樣。
安市城攻城一役,李弘可是徹底的震懾住了,打算一直繼續攪亂李弘作戰計劃的格希元,令其為了保住性命,變得不敢再在軍事上有所言語。
447 受教了
令任何人包括李治自己,都沒有想到,原本以為這一路上,格希元還會藉機為難、設障給李弘,但不知為何,格希元卻是老實了一路,到了最後,甚至變得倒像是李弘的臣子一般了。
無論是身為當事人的李治、李弘還是格希元,他們都沒有發覺,這種關係的轉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但有一個人卻從皇帝陛下跟太子殿下之間的關係互動,以及皇帝陛下的神情舉止中,猜中了一些前瞻性的事情。
而恰巧不巧的,此人便是史藏詰,史藏詰與格希元同居一頂帳篷,臣子與臣子夜間躺在睡榻上,暗中聊一些皇家的事情,自然是再自然不過了。
也就是史藏詰的一番話,讓格希元茅塞頓開,一下子看清楚了前方自己的路,加上李弘的人格魅力,以及戰場上的殺伐果決,特別是那句沒有什麼重要的過大唐的利益這句話,讓他感到震驚的了。
所以,不知不覺間,李弘、李治、格希元之間便若有若無的發生了一些變化,也讓在遼東這段時日以來,所有的戰事都能夠順林的進行,其中自然也囊括了格希元的變化。
格希元之所以會在以前選擇站在李弘的對立面,無怪乎是他很清楚當今太子李弘在長安的形象,自打四歲被立為太子後,就沒有過一點兒太子的禮儀風範,皇家的禮制、典範等等,在太子身上一點兒也看不到影子。
這對向來注重皇家禮制、典範的格希元來說,也是讓他一直不看好李弘能夠順利繼承大統,能夠給大唐造福址的原因。
而在朝堂之上的百官當中,持有這種見解的人並不止他格希元一個,大部分沒有跟李弘有過交集的官員,基本上都持有這種想法兒。
而之所以李弘在去洛陽時才感到這股壓力,不再強出頭,其原因便是他龍媽武媚幫他承擔了大部分的壓力,與其說是承擔,不如說是,在李弘在安西那幾年間,他龍媽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