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喜恩師,收復西夏之戰終於打響了!”
呂惠卿和章敦笑呵呵站在王寧安的面前,經過了幾年的歷練,他們身上青澀褪去,儼然成熟的官吏,氣度不凡。
“戰爭誰都能打響,但是該怎麼收場,能不能收得漂亮,就要看真本事了。”
王寧安十分鄭重,“你們此去西域,擔子不可輕啊,軍務的事情,自然有人處理,民政這塊,你們都要擔起來。”
章敦道:“請恩師放心,我們一定處事公平,一碗水端平,讓各方心服口服。”
“不!”
王寧安立刻打斷了他的話。
“如果按你這麼辦,必定會慘敗收場。還會連累東平郡王和駙馬他們。”
章敦愣了,他看了一眼呂惠卿,心說在地方為政,不就是這麼做的嗎?難道還要不公平嗎?
呂惠卿的心思比章敦更陰險,他想了想,才緩緩道:“恩師是說,要打一批拉一批?”
王寧安頷首,“西域不同中原,那裡貧瘠殺戮,所有人都艱難求存。在大宋為官,是講究調和利益,安撫各派,到了西域,資源絕對稀缺,你死我活,必須站在一邊,想要公平處事,只會被所有人聯手推翻!”
呂惠卿和章敦悚然一驚,同時問道:“恩師,那我們該站在哪一邊?”
“站在於闐人一邊,站在漢人一邊,你們記住八個字:入則華夏,出則夷狄!”王寧安微微一笑,“我相信你們的本事,剩下的就不用我教了。”
第664章 融合的開始
“吉甫兄,恩師這個八個字,是什麼意思?”章敦好奇道。
呂惠卿哂笑道:“憑你的才智,還能猜不到,何必要問我?”
章敦嬉皮笑臉道:“這不是弄準點,別壞了師父的大事。”
“哈哈哈,罷了,我就明說了,反正到時出了差錯,只管推到我身上就是了。”
章敦見壞心思被戳穿,連忙擺手,“豈敢豈敢,有錯,是大家一起擔著。”
呂惠卿懶得聽他的敷衍之詞,自顧自道:“師父是說,歸化漢家,便要當成自己人對待,不肯歸化,那便是蠻夷,對於蠻夷嗎?自然要好生教化,讓他們歸於王道,總而言之,我們要讓西域變成中華之地,上面盡是大宋之民。”
章敦裝得恍然大悟,又好奇道:“那萬一有人執迷不悟,又該如何?”
“這還不簡單,只好人鬼殊途了!”
這倆貨互相看了看,都露出詭詐無比的笑容,王寧安派了這麼兩個陰險的傢伙,擺明了是要搞事情。
章敦和呂惠卿都不是文弱的書生,他們兩個甩下了劉彝等專家團隊,直接帶著200人,快速趕到了州,然後由山字營護衛,進入青唐,從青唐又直奔西夏。
他們兩個在二月底,就趕到了西域,一路風塵僕僕,直接來到了蒲昌海。
和想象中的一片荒蕪並不同。
王寧安在調配軍種的時候,沒有一味追求戰力,他安排了三千工程兵給趙宗景。這也是在幽州作戰,留下的經驗。
大軍動輒進入草原幾百裡,需要構築野營防禦工事,需要修橋修路,離不開工程兵。
這些工程兵平時和輕騎沒什麼差別,只是帶了許多繩索,火藥,還有工兵鏟等裝備,到了蒲昌海之後,這幫人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要知道蒲昌海一片荒蕪,除了蘆葦什麼都沒有。
天氣又十分嚴寒,時常下雪,哪怕是頑強的西夏人也撐不住太久。
可是這點困難嚇不倒工程兵。
他們動員大家,收割蒲昌海的蘆葦,然後製成葦蓆。
可光有葦蓆能如何,不還是要受凍嗎?
就在大家百思不解的時候,工程兵在地上挖一個三尺深,一丈左右的地窩子,然後把葦蓆捲成圓錐狀,中間用一根胡楊木支撐,瞬間就變成了安身的帳篷。
每一個地窩子會覆蓋兩層葦蓆,裡面的一層保溫,外面的一層澆上水,寒風會凍住葦蓆,這樣就有了堅固的保護層,哪怕風沙吹來,也不用害怕了。
如此簡單而又保暖的作法,讓于闐人大開眼界。
就連尉遲妍都目瞪口呆,忍不住加入了幹活的行列。
大宋的公主或許意味著金枝玉葉,可是于闐的公主,卻是責任和承擔,尉遲妍努力學習宋軍的一切。
比如他們要求所有的葦蓆必須大小一致,編織葦蓆的工序也要一模一樣,不許有任何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