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不可能的!自古以來分兵都是大忌,朕完全可以先派兵,把西域的宋兵解決了。而且還要喀喇汗國,還有西州回鶻,不會得逞的,絕對不會!”
李諒祚扯著嗓子大吼。
可無論怎麼看,都有些色厲內荏。
因為他已經無兵可調,大宋的攻勢全面展開了……
當兩萬人馬進軍西域之後,大宋全盤佈局的最後一顆棋子已經落下,剩下的就是收網。
狄青主持西北的戰局,陸續完成了15萬人馬的編練。
由於採用標準化訓練,基本上一年的光景,就能把一個青壯變成可用之兵。加之河北的軍工體系強大,完全能把這些兵武裝到牙齒。
這兩萬人能安全到西域,落地生根最好,即便去不了,或者失敗了,也不會改變大宋上下的決心。
趙禎已經幾次召集政事堂,著重商量對西北用兵。
王安石力推青苗法和方田均稅法,二法每年給朝廷增加兩千萬貫歲入,至於司馬光,他聯合皇家銀行,推廣紙幣,又能給朝廷增加一千萬貫收入,另外皇家銀行還可以承銷千萬貫的債券。
不知不覺間,大宋的財力已經遠遠超出了西夏君臣的想象,達到了一個恐怖的天文數字……財政和金融的改革同時做下去,完全釋放了大宋的潛力。
龐大的人口優勢,壓倒性的經濟優勢,換來的是強悍的戰鬥力。
歷史上王安石只做了一半,便可以壓著西夏打,險些滅了西夏。
如今大宋做了全套的,而且還包括軍制改革,更有狄青這樣的名將主持,威力豈止倍增!
這不到一年的時間,西夏都在琢磨著怎麼恢復鐵鷂子。
可是狄青卻已經把30萬大軍變成了真正的可戰之師。
從綏德軍開始,大宋全線出擊。千里橫山,無一處不戰!
青唐王韶,派遣野利遇乞統轄蕃部,猛撲河西走廊,又派遣王寧宏率兵攻擊草頭達靼,按照他的命令,要在下一個冬天之前,一口氣打到西域,和趙宗景他們實現會師。
種詁統轄3萬種家軍,調動五萬民夫,攻擊西夏的龍州和洪州,整個嘉寧軍司都陷入了烽火之中。
環州和慶州一線是折克柔負責,秦鳳路一線是狄青親自指揮,打的是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直到此刻,李諒祚和梁乙埋才猛然清醒,他們全都判斷失誤了,而且錯得離譜兒!
所謂大宋為了救于闐國,放棄戰爭賠款,還派出兩萬人馬前往西域迎接,從頭到尾,就是個騙局,至少只是個幌子!
當李諒祚反對通商,愚頑地拒絕經濟合作,王寧安就看得明白,想要在西夏複製遼國的成功,已經不可能了。
必須用戰爭解決問題!
狄青就是利用這段時間,快速完成戰備準備的。
既然總歸要翻臉,還提什麼賠款,那不是做夢嗎?
真正打起來,還指望西夏能繼續賠款嗎?
倒不如利用賠款,大做文章。
正巧,這時候于闐國的事情出來。
王寧安就裝了一次傻,把兩萬人順利派到了西域,在西夏的後方,釘上了一顆釘子!
當初不答應通商,結果卻放了兩萬人去西域!
難道軍隊還不如商隊可怕嗎?
利令智昏,利令智昏啊!
光想著廢除賠款,換回俘虜,想著趁機暗算大宋……結果所有美好的想法全都落空了,反而落到了大宋的算計之中,實在是該死!
這兩萬人如今儼然進入大海的蛟龍,躲進深山的猛虎。
西夏想要除掉他們,至少要有5萬以上的人馬,可如今的西夏,橫山,青唐全在打仗,最多隻能抽掉兩萬人,還不是精銳。
自從鐵鷂子被幹掉,西夏方面已經不敢和大宋一對一,硬碰硬了。
這點人馬,最多死死守住沙州,或許沙州也守不住,要退到瓜州才行。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趙宗景他們糧草有限,還沒法立刻全力攻擊西夏,只能期盼著,這段時間,喀喇汗國和西州回鶻能把這支偏師滅了,或許西夏有救。
如果萬一他們贏了,裹挾著西州回鶻和喀喇汗國的兵力,殺向西夏……那個結果李諒祚已經不敢想象了。
他只好清楚了穆薩維。
請求他立刻前往西域,去說動各種勢力,最好把大食的人馬也都弄來,就像消滅于闐國一樣,徹底消滅趙宗景他們,不然西夏上下,寢食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