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小隻要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並帶回魯國。就可以向國家報銷贖金,這是一條大善之法。
可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贖回了一個魯國人,卻不肯向國家要錢,表示他不在乎這點錢,願意為國分憂。在他認為這是為國家省錢了。是善舉。可孔子卻罵他混蛋,告訴子貢,你這樣做,會使無數的魯國人再也沒法回國了。
孔子告訴他,名和利是聯絡在一起的,魯國人救回自己的同胞。是有德的行為,可以得到人們的誇讚。而且他們的利益也不會受到損失。可你現在救了人。卻不要國家的補償,這樣就提高了“德”的標準。如果以後再有人救回同胞。卻仍舊向國家要補償,那麼別人就會說他德行有虧,遠不如你。
可並不是每個小人都象你這樣有錢,可以承受得起損失,他們做了好事。卻反會受到指責,利益受損,那誰還會再去做好事呢,去救回自己的同胞呢?他們往往會視而不見,不再出手相救了。
果然,子貢把道德的標準提高後,魯國落難的人就再得不到救助,一條好好的善法,變成了一紙空文,無數的人為此不得回國!
相反,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落水者感謝他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做了好事要報酬。可孔子卻大加讚揚,說子路你做得好,因為你做的這件事,是真正的有德之行,因為這件事,以後再有落水者,那麼別人必會主動相救了!
所以,現在慶州的水利工程遇到了困難。官府無錢,如果王平安自掏腰包墊付了款項,那毫無疑問就提高了當官的標準。不是每個官員都能做出同樣的事的,要是他們的地方上,也遇到了類似的事,他們沒有自掏腰包,那麼百姓必會說他們道德有虧。不愛惜百姓,不為國家著想。
採集自( )
第六百四十六章天價的一頓飯
一平安將四個刺史仰入府內。步不正事,瀝套話噴入們都是場面上的人,自然也不會才到地頭兒,就追問個不休,見王平安把套話噴來,他們隨即便噴了回去!
互噴廢話之後,王平安請他們沐浴更衣,四位刺史玩命似地跑來,早就渾身油汗,滿面灰塵了,他自然要盡地主之誼,先請刺史們洗澡,然後再吃喝一番。
刺夾們見王平安憋得住,他們也只好憋住,誰也不肯先說事情,沐浴更衣,先把一身的疲乏除掉,恢復體力,做好和王平安互噴的準備。他們心中明白,等一會兒局勢大白之際,免不了要大吵一通,誰知王平安葫蘆裡賣的什麼藥,萬一是毒藥,他們當然要自衛了,想不大吵大鬧,那是不可能的。
待四位刺史收拾停當,王平安設宴款待。他沒有在大堂裡招待四位刺史,卻是在花園裡的涼亭裡設宴,沒有大魚大肉地擺上一桌子,而是青菜幾碟,米飯一小鍋,茶水管夠,款待四位大人物!
分賓主落座,刺史們見了桌上的菜餚。心裡立即明白是怎麼回事了,王平安極有可能要哭窮。堂堂刺史請客,把青菜葉子都端上來了,那不是要哭窮,難不成是要哭富麼?
能做到刺史的人,個個都是人精,誰也不比誰傻,既然王平安都能拉下臉來,請他們吃青菜葉子,那他們何必不拉下臉來,大吃一通,就當洗洗腸胃了,反正就是不給王平安哭窮的機會!
無酒,只有米飯泡湯,青菜葉子做得還挺鹹的,看來王平安口味挺重。刺史們一邊吃,一邊喝茶,默不作聲,都等著王平安先說話。
一頓飯吃得氣的之極,真正做到了食不語,五個人誰也不說話,悶頭把飯吃完,然後用茶水漱口。
吃罷了飯,該談正事兒了,王平安卻先道:“幾位大人,可還對這頓飯滿意?這可是我從長安帶來的大廚做的菜餚,為了安排菜譜,著實花了我不少心思,花了一大筆的錢,就怕各位不滿意啊?”
四位刺史差點把茶水噴他臉上,就這爛菜葉子,你還好意思自吹哪,丟不丟人啊你,我們辛辛苦苦地,快馬加鞭地大老遠跑來,你就請我們吃這個”還問我們滿不滿意?你得多厚的臉皮,能問出這話來啊!
會州、涇州、原州這三個州的刺史,都是花甲之年,人老成精,他們不先吱聲,都低下頭去品茶。假裝沒聽見王平安的話。
可蘭州刺史不行,他的脾氣有點火爆,心中氣惱,忍不住嘴上諷刺。他道:,“久聞王公富甲天下,生活奢侈,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你請我們吃飯,吃的是這等珍慌美味,實在是讓我等”膛目結舌啊”。
王平安點頭道:,“不錯,藍大人所言極是,真是生我者父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