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完成Mastering,這是完成的樣品,你聽聽看。”
曲翔看著CD正面印著歐梵和蔡黎崢的照片,已經是商店裡正規貨品模樣了:“什麼叫Mastering?”
“簡單地說,就是給唱片化妝。”陳醉解釋:“歌曲錄製完,常常會有各首歌的音量大小不一樣,或者某幾首歌曲的音樂起伏相距很大、起伏平淡等等現象。Mastering能使歌曲能更統一,把不好聽的變好聽。這樣才你聽到的歌曲品質就更整齊劃一,也更舒服。
“好像Photoshop那樣?”曲翔試探著問。
陳醉讚賞地點頭:“差不多。”
曲翔汗顏地乾笑:“原來歌手的歌都不是自己唱的……”
“那當然!”陳醉笑一笑,繼續喝粥:“歌手,演員都是藝人,藝人是什麼?樂音說藝人是一種商品,是娛樂公司做出來的產品。公眾所看到的藝人都不是他們本來的樣子,都是Mastering和Photoshop之後的漂亮假象。”
曲翔搖頭:“有點幻滅……”
這麼說來,Baby Park是不是也不像他看見那個樣子呢?
“是啊。”陳醉抱著保溫桶,笑道:“其實藝人也好,Fans也好,都是商業的互動罷了。藝人不可能紅一輩子,Fans也不可能愛某個藝人一輩子。如果真的僥倖愛了一輩子,愛的也不是藝人本身,而是Fans自己的幻想。”
“還真是有點無情呢。”曲翔把CD放進CD機裡:“幸虧我沒迷過什麼藝人。”
“這是樂音的理論。”陳醉大笑:“你別看她很溫柔的樣子,骨子裡可是超冷酷的。”
“那你覺得呢?”曲翔問:“你也這麼認為嗎?”
陳醉又喝一口粥,嘴角粘了幾粒米,舔了幾下都沒舔下去。聞言,停了動作,歪頭想了想,慢慢地說:“我覺得……公司的確是在製作商品,但是這種商品不是藝人,是感動的幸福。藝人從事的工作就是帶給公眾這種感覺,當你……聽歌的時候,看戲的時候,帶給你的快樂、傷感、憤怒都是感動,能夠觸動心靈的感動就是商品。”
“那藝人又是什麼?”
“我之所以說藝人不是商品,是對公眾而言的,因為公眾只能買藝人的作品,而不可能買到藝人本身。我也不知道藝人應該算什麼……我寧可把他們稱為夢想的演繹者,他們啟發你心裡的愛與感動……這些東西本來就在你心裡,只是絕大多數人無法發現。”
“就像你說的寫詩?”曲翔笑著說:“所有人都會寫,只是大家沒發現。”
“對!”陳醉點頭。
“這專輯叫什麼名字?”曲翔戴上耳機。
“叫《印證》,第一首就是主打歌。”陳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