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腹宮女領命而去,不久就得到肯定的答案,“怪不得好好的皇上會震怒,想來那婆子確認了那丫頭真的是傻子了。”楊妃氣惱自己訊息不靈通,否則也不會被皇上怒斥。
“娘娘,其實太后和侯爺及大小姐看範太傅不順眼,是有其原因的,但您,您可想過,若不是範太傅他們從中作梗,娘娘何來今日的榮華富貴?”
楊妃愣了下,“此話怎講?”
“您想啊!若大小姐當日順順當當的嫁予皇上為正妃,府裡何曾需要再送女進宮?”
楊妃倒是從未從這個角度去想過,心腹宮女悄眼看了她的臉色,又悄悄的道:“您也是曉得的,大小姐成親之後,在子嗣上多難,到如今也只一個姐兒活下來,可您進宮之後,一舉得男,連生三子,連帶著府裡也水漲船高,娘娘,這可都是因您福澤深厚所致哪!”
楊妃心想可不是嗎?
心腹宮女又道:“您想想,當年若是大小姐成了太子妃,沒有兒子的皇后,如何坐得穩當?說不得又要您入宮為妃好幫襯她呢!指不定還會抱養您生的皇子……”
大姐是嫡長女,素來得祖父母及父母嬌寵,若真讓她為後,說不定自己就成了替她生兒子的工具,留子去母的事,她家又不是沒幹過……
心腹宮女低聲又道:“也不知太后是怎麼想的,盡在記恨著舊事,也不想想皇子們一天天大了,婚事要定,儲君大位誰人能坐。”楊妃經心腹提醒方徹悟,“說起來,世子和大老爺家的閨女兒都不錯,可是娘娘,不管五皇子娶不娶她們為妻,府裡都得幫著五皇子不是?”
楊妃一經點醒,腦子轉得飛快,不成,不能讓川兒娶延喜她們為妻,得為他尋個有力的岳家才行!
太后得知皇帝在楊妃宮中一言不合拂袖而去,忙把楊妃找去詢問究竟,待得知是為她說范家事時震怒,太后頓時不知如何是好,“怎麼會這樣?之前你編派范家人不是時,他不是都沒反應的嗎?”
楊妃經心腹提醒後,面對太后時便多了個心眼,面對太后的詰問,她一概都往皇帝身上推,反正不是親母子,太后是抓不準皇帝的脈的,姑侄兩說了好半晌,太后狀似無意的問起楊元露近況。
“襄城侯世子夫人月前滑了一胎,如今正休養著。”楊妃邊說邊觀察著太后的神情。
太后憂形於色,急道“怎麼這般不小心呢?”又是人送藥材又是派太醫去探望,楊妃冷眼看著,心頭微涼,她竟從未發現,太后是那麼關心她這個大姐,比對自己的親女兒七長公主和九長公主還關切呢!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 二
辭了太后回到臨華殿,楊妃斜倚在榻上,一襲織金羅紗繡折枝芙蓉長裙自腰傾瀉而下,兩個宮女拿著宮扇在她身後輕搧著,角落裡白底繪彩瓷盆裡擺著冰,不時還能聽到冰裂的聲響。
“娘娘,都入秋了,這冰盆該撒了吧?”心腹宮女領著小宮女端著參湯進來,輕聲的問著。
“不急,先擺著,你們都下去吧!”楊妃若有所思的遣退眾人,心腹宮女從小宮女手上的剔紅五福捧壽托盤上取過盛著參湯的青瓷小碗,小宮女抱著托盤退下後,心腹宮女才坐在楊妃榻前的錦墩上,將參湯呈上去。
“我倒是從沒發現,太后對我那好大姐真是好,比對親生女兒還好。”
心腹宮女淺笑,“太后娘娘一向慈愛,若非娘娘眼明心清怎麼看得出來。”楊妃聽了嘴角嘲諷的微撇,“兩位長公主肯定也沒發現?”
這兩位可是嫡長公主,比太妃、太嬪們所出的公主可要嬌貴,但是她們嫁得並不怎麼好,七長公主下降安西侯,育有一雙兒女,安西侯卻英年早逝,九長公主的駙馬為定安侯,定安侯祖上為武將,但定安侯卻是體弱多病,連騎馬彎弓都辦不到。
九長公主沒有兒子,僅育有二女,定安侯老夫人眼見媳婦無子,就想為子娶二房,不果,又想讓兒子收通房納妾,九長公主為爭一口氣,四處燒香拜佛只為求子,三個月前好不容易傳出喜訊,正在家安胎。
“九長公主這一胎懷得辛苦,也不見太后關懷一二。”楊妃頗為九長公主抱不平。
心腹宮女輕聲道:“娘娘,太后進宮那時,大小姐才剛出生不到一年吧?”
“聽說她還沒進宮時,跟我娘處得很好。”楊妃楊元雪是三女,上有長姐楊元露,二姐楊元麗。當年太后還是皇后時,一心想讓這個侄女兒嫁今上為太子妃,就是範太傅與當時的首輔帶頭反對。
楊太后與長嫂感情好,楊元露可算是楊太后看著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