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歷史課本上的說法,大齊王朝的經濟發達,達到了小農經濟的頂峰,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大老爺覺得這麼說不太妥當,或者說出現了工業化的萌芽更為準確。
資本是趨利的,玩工業絕對沒有辦錢莊票號賺錢,這是肯定的事情。
大齊沒有閉關鎖國,相反在大老爺當內閣首輔時的推動下海貿繁盛,大齊特產茶,絲綢和瓷器銷量一年超過一年,催生出了大量的工坊作為外銷產品的生產基地。
工坊雖比不得現代時期的工廠,可規模卻也不容小覷,動不動就招募數百工人同時勞動,源源不斷的生產出合格的外銷產品。
可以說,沿海之地工坊密佈,自然需要大量的工人填充。
哪裡的空閒勞動力最多,自然就是農村了。
想要招募大量合格的青壯勞力,開工坊的財主們,就要從地主們的手中搶奪農村青壯,這一下就激起了矛盾。
地方宗族的頭面人物,哪一個不是地主?
他們肯讓宗族裡的青壯去工坊打工才怪,青壯要是都跑了誰來為他們種田種地?
地方宗族在某些時候,確實能幫朝廷管理地方,維護好地方秩序。
可到了封建王朝經濟騰飛的時候,卻是不折不扣的利益受損者,沒有強有力約束的話,想要從他們手裡搶奪青壯勞力根本就不可能。
當今為這事傷透了腦筋,那些工坊主的能量可是不小,有的甚至還是皇商之流,跟當今都能扯得上關係。
可當今身為皇帝,又不好以勢壓人,再說了那些宗族大佬都是地頭蛇,想要地方官府壓人也不一定壓制得了哇。
這時候,當今很是想念大老爺的強硬手段。
大老爺當政期間,姿態真是強硬得不象話,地方勢力根本就沒膽子反抗,大老爺可是一點都不會客氣,動不動就能叫地方勢力傾覆,一點顧忌都沒有。
這樣的手段叫人心寒,大老爺當政期間朝廷的政令十分通暢,凡是出現問題的地方,不管官員要倒黴,當地的地頭蛇都得一起完蛋。
旁人還不能說大老爺做得不對,這就是大老爺最厲害的地方。
他一心為公,所有的手段都是按照朝堂律令行事,凡是被針對的存在和勢力,無一不是觸犯了朝廷法律的存在,被滅被整隻能怪他們首先不守規矩。
可以說,大老爺還是內閣首輔的時候,雖說不能威壓天下,卻是大齊朝廷從開國至今,威勢最盛的一段時期。
也是當今害怕大老爺做大,將權柄集於一身可能對於皇權有礙,這才將大老爺從內閣首輔位置上弄下,不然此時當今也用不著頭疼了。
只需朝廷一紙公文,地方上的宗族就算再不情願也只得老實低頭。
不低頭不行啊,大老爺的威風不是吹出來的,一聲令下就能將違抗命令的宗族給拆了,誰也受不了這樣折騰啊。
眼下的內閣雖然還算得力,卻是少了大老爺在時的霸氣凌然,叫當今心中很是不滿卻又無可奈何。
“賈恩侯,你對眼下的大齊有什麼看法?”
心中有事,當今下意識開口問道,話一出口便覺不妥,不過他也沒怎麼在意,問出來就問出來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大老爺倒也沒有虛言,悠然道:“已經到了一個極限,要是能邁過去又是一番天地,邁不過去的話……”
說到這,他頓了頓不想繼續下去了,當今年紀大了估計也聽不得逆耳之言。
“怎麼樣?”
當今卻是沒有打算放過的意思,催問道:“吞吞吐吐可不像你的風格啊!”
呵呵……
“不進則退!”
既然當今誠心誠意的開口問了,大老爺就大發慈悲的把心中想法說出來就是,希望當今不要感覺不爽才好。
果然,當今臉『色』一沉頗為不喜,卻也沒有呵斥大老爺危言聳聽。
他還算比較剋制,也知曉大老爺的說話風格,倒沒有真的生氣,只是心情有些不爽罷了。
對於經濟當今不甚瞭解,卻也能從史書上看到一些端倪,每每一個王朝達到極盛之時,就開始了走下坡路,最後直到王朝滅亡都沒能覆起。
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土地與人口的矛盾無法得到緩解,最後惡『性』迴圈走入死地。
當今對此門兒清,可卻不認為大齊眼下有這樣的麻煩。
眼下大齊工商繁茂,各地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