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大齊五年之久的大老爺,回來啦!
整個榮國府一片喜氣洋洋,不管是主子還是下人臉上,都帶上了滿滿的喜悅和振奮。
就連年過九十的老太太,臉上也露出了開懷微笑。
璉二跟大老爺比起來,差遠了。
性格圓滑有餘霸氣不足,這也導致了榮府在京城頂級權貴中的地位下降了不少,比起大老爺在時差遠了。
可以理解麼,大老爺實力強橫可以不鳥當今,大不了就不做官了,他照樣能混得風生水起。
璉二卻做不到這麼灑脫,他也沒有大老爺的強橫實力,需要顧忌的事情太多,有了顧忌自然就做不到無視一切了,這是必要的事情。
可榮國府的下人卻沒這等覺悟啊,他們雖然經過幾番整頓,比起大老爺初來時要好多了,可根子還沒換,還是那一派叫人不恥的作風。
他們在外頭的風光如何,與府裡的權勢地位息息相關,能夠清晰感受到榮國府在京城的權勢變化。
下人們有了清晰的感受,他們背後的主子們自然也就得到了反饋。
總之,在大老爺離開的五年時間裡,榮國府雖然依舊繁華鼎盛,可氣勢已經不如以往。
要是哪日璉二從內閣退下,後面的族人又沒及時跟進的話,怕是榮國府就得從頂級權貴圈子跌落,成為一流權貴圈子裡的一員。
縱觀京城賈氏族人,有族學的存在出了不少人才,可沒有一位特別出色的,能夠接替璉二的嫡系子弟一個都無。
不管什麼人都有私心,榮國府手中的資源,自然大多傾斜在嫡系子弟身上,這是應有之意。
旁系子弟想要獲得榮國府的鼎立支援很難,不管是老太太還是政二老爺,又或者璉二本身都不希望旁系子弟,真的將嫡系子弟徹底壓了下去。
當然,旁系子弟中也沒出現那種驚才絕豔的存在,眼下混得最好的也不過才勉強混進了三品高官行列,想要接璉二的班還差得老遠。
賈環倒是混得不錯,眼下已經是正三品的武官,只是可惜武官的路子比較狹窄,他又沒有王子騰那樣的野心,以後最多就是一省總兵或者邊關大將的級別,再高就得看機緣了。
草字輩的小子眼下要麼剛剛成年,要麼剛剛步入官場指望不上,混得最好的賈蓉現在還在通州知州任上,沒有大老爺的提攜他的升遷之路相當艱難。
寶玉倒是在賈氏一族的幫助下,混成了名士,只是可惜對家族的實力增長沒多少作用。
古代名士,除了自身確實有才之外,還得有家族或者士林階層的吹捧,不然怎麼可能混成名士?
賈寶玉自身的才華是有一些的,卻還不至於驚才絕豔。
換做大老爺剛剛魂穿過來時,他就是表現得再神童,以賈家的聲望和實力,也根本無法將寶玉的名頭捧起來。
只能說,寶玉遇到好時候了,等他成年成婚後,榮國府的聲勢正是最為鼎盛之時,無論是在文臣集團還是在武將勳貴集團都有很大話語權。
等他表現出一定的詩詞才華後,願意跟榮國府交好吹捧的讀書人多了去,加上又有賈氏族學鼎力支援,區區一個名士頭銜還不是手到擒來?
對於寶玉的‘成就’,老太太倒是樂得合不攏嘴,可惜其他人等,比如璉二和政二老爺之流,根本就看不上眼。
不能提升家族實力,就算寶玉的名聲再大又能有什麼用處?
眼下的榮國府,別看外頭顯赫之極,其實內裡卻是相當尷尬的。
璉二沒有大老爺的霸氣,又不是科舉正途出身,也不是勳貴集團推出的代表,在內閣之中混了五年多,可依舊還是內閣墊底的閣老。
隨著時間流逝,當初大老爺留下的資源慢慢消耗大半,璉二手頭的權力也跟著慢慢縮小。
儘管此時的內閣首輔沒大老爺那般強勢,完全可以做到讓其餘閣老成為擺設,或者說具體的執行者,卻也依舊能叫璉二感覺壓力山大。
要是沒特殊機緣的話,璉二的內閣之旅估計就這樣了,一直作為墊底的閣老存在,直到年紀大了告老辭官為止。
璉二在內閣的處境尷尬,榮國府在京城權貴圈子的處境,自然也跟著變得微妙起來。
知曉內情的不將榮國府放在眼裡,不知曉內閣詳情的自然會把璉二當爺爺看待,總之情況很是微妙。
眼下,榮國府的頂樑柱是璉二,政二老爺的官位卡在正四品難以動彈,除非元春生下的皇子成了王爺,而且還要是實權的那種,才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