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遼宮漢女(3 / 4)

小說:燕雲臺 作者:蔣勝男

我?”

那女子看著他的臉,輕施一禮:“怪不得貴人眼熟,奴婢以前是後唐宮人,曾經服侍過東丹王,亦曾聽東丹王常常提到王爺您……”她輕輕一指書庫,“宮中書庫還存著東丹王昔年留下的詩稿和遺物,正可交與王爺。”

耶律阮十三歲那年父親即去國離鄉,他沒有多少與父親相聚的日子。不想十七年後,在遙遠的南國,聽到父親舊事,知道有父親遺物,他頓時對眼前的女子升起一股親近之意。

接下來那宮女甄氏引他入殿,給他奉茶,又將東丹王的遺稿遺書拿給他看,低聲說起當年東丹王的一些舊事。

就在這愉快融洽的交談中,這個被他親兵把守著的宮院後門悄悄開啟,成了許多宮娥內監的避難所。他在一個時辰的品茶論詩後,方聽到後院的爭執之聲。轉頭看去,發現已經跪了滿院的宮娥內監。

在甄氏的請求下,他揮手令兵將們退出宮殿,只留少量人在甄氏引導下,有條不紊地完成了後晉宮中財物接收、人員登記等事項,直至太宗耶律德光來到汴京,入駐宮中,見他打理甚好,索『性』將宮中之事都交於他。

後來太宗在此登基為皇、龍袍加身、改國號、定儀制,一應流程走下來竟是器物完備、程式分明。太宗大喜,對他大加褒獎,將更多的重任交託。

很久之後,甄氏為他生下兒子,說起舊事,耶律阮這才曉得甄氏並不曾服侍過東丹王,所謂“聽東丹王常常提到他”更是子虛烏有。這個狡黠的女子,不過是聽說過一些東丹王舊事,預先去庫房整理出東丹王散失於宮內的遺物遺作,然後隨機應變,來對付他們這些攻入皇宮的契丹將領。

她自後唐到後晉,在宮中混得極熟,歷經數次改朝換代更易皇帝之事,一步步升為掌書女史,令大部分宮娥內監心服。所以大軍攻入之後,她安撫眾人勿要恐慌,聽她吩咐,果然保得一宮奴婢的平安。

年少失父的耶律阮,剛開始帶上她本是想多聽些亡父舊事,卻在一次次交談相處之中,漸漸覺得離不開她了。

起初,他只是把她當成一個普通的隨侍女奴,但是,聽著她談及後唐、後晉朝野舊聞,點評著她所見過聽過的帝王故事,似給他的心開啟了一扇大門。門外頭,沒有草原行獵,卻有王朝統治的權術;沒有馬刀橫行,卻有著如何收服人心的謀略。他不禁對她講起了往事、困頓和『迷』惘,心結在她溫柔而智慧的言語中慢慢化解,他對自己的認識、對朝局的觀念看法也變得越來越清晰。

甄氏,逐漸成了他身邊不可或缺的存在。

正是有了甄氏的提點,他在太宗於汴梁城稱帝的日子裡諸事順遂,得到更多的委任和倚重。直至太宗中途病逝,眾將欲扶靈南歸之時,也是因甄氏的鼓勵,他才有了毅然稱帝的決心,提兵與多年來一直極度畏懼的祖母述律太后對峙軍前。

所以,在登上皇位之後,他才會不顧群臣反對,執意立甄氏為後。朝野那些議論,他根本就是一笑置之。甄氏已經年過四旬、比他大十三歲又怎麼樣?是漢女、惹怒後族又怎麼樣?

只有甄氏,才有一國之母的智慧和才能。

甄氏移了移案几上的物件,擺上地圖,與世宗慢慢商議著行軍路線、諸部族人員分派、糧草輜重,世宗卻不禁想到方才與太后商議之事。

他方說到南征及去木葉山祭廟,太后就變了臉『色』,說此番祭告祖廟,只能帶上世宗的另一個皇后蕭撒葛只。遼國曆代皇后皆是出自後族蕭氏,可世宗繼位之後,卻立了後晉宮女甄氏為後,大違祖制。再加上世宗推進漢化,傷了許多契丹貴族的利益,更令人將怨恨之意皆指向甄后這個漢家女子。後因甄后相勸,他又只好再將元妃撒葛隻立為皇后,雙後並立。

世宗聽了太后之言,忙道:“撒葛只剛生育完,如何要她出門?”

太后亦知他的意思,冷笑道:“我們契丹女人長在馬背上,就算剛生完孩子就隨著馬隊遷移遊牧,也不在話下,更何況撒葛只生完孩子都一個多月了……”

“歷次出征,不都是撒葛只留守家裡的嗎?”

太后聞言更是激怒,拍案罵道:“那是你不帶她出去……”

世宗見太后生氣,無奈嘆息:“母后,您怎麼又拗上了?”

太后只覺痛心,再也忍不住情緒,泣道:“長生天在上,當年在述律太后帳中,若沒有撒葛只為我母子周旋,為你爭得立帳分兵,讓你有機會隨軍征戰,培養勢力,你我母子早就死了,哪有你今日的皇位?”

世宗無語,當年父親人皇王[1]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