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時只覺得昭敏句句有理:“大師說得很是。”身為奴才,皇帝自然是要效忠的,皇后自然也是不可猜度的,太平王舊部借皇太妃之勢影響皇后,致使帝后不合,這才是最合理的解釋。
昭敏捻著佛珠嘆道:“我佛家弟子,榮辱並不看在眼中。然而,弘法路上,不可退縮,否則誰來拯救世間沉淪的百姓。”他頓了頓,又道:“皇后心智剛毅,她既然先入為主,恐怕我們也很難說服她。”
在座的諸弟子聽了,臉『色』都有些委頓,昭敏卻徐徐道:“可皇后的權力,也是主上所授的。只要主上支援佛法,等到佛法興盛到一定的程度,就算是皇后要動佛門,也要掂量掂量。”
諸弟子精神一振,皆點頭稱是。
阿辛得了指點,回到宮中,有意無意便慫恿耶律賢召見昭敏,問以長生之道。
昭敏藉機就說,主上病痛纏身,都是宿孽舊怨之故,須得祈福作法,讓佛法來化解冤孽,驅除病痛,延壽益年。耶律賢聽了“宿孽舊怨”四字,不由心動,就問如何祈福作法。
昭敏便合十道:“立功德,做法事,都是祈福的手段。主上施政英明,又大興佛事,功德不謂不夠,只要主上有足夠的虔誠心,佛祖是能看到的。”
耶律賢還在沉『吟』,阿辛忙湊興道:“主上,佛祖實在靈驗,奴才那六十歲的老孃,原來眼睛已經半瞎了,就是因為天天供著佛祖,早晚三炷香,每天唸佛不止,如今眼睛也亮了,身體也好了,一口氣趕著羊群能走十里路呢。”阿辛之所以對昭敏虔誠萬分,正是因為昭敏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卻又不歸功於己,而將此託於佛法。阿辛感激敬佩之下,更加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