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3 / 4)

小說:秀才的逆襲 作者:紅色風帆

看著滿兵落荒而逃的背影,城牆上的陳名揚沙千里等人紛紛嚷嚷著。

“追,追你個頭啊!”任思齊眼睛一瞪,怒罵道,“看看咱們的人,還有幾個能出城作戰的?”

一場大戰,雖然把大半的滿兵留了下來,可岱山舟山聯軍也損失慘重。

在滿兵的攻城戰中又死傷了三百多人,其中老兵就有七十多。

現在岱山剩餘的老兵還不到二百,而黃鳳舞的舟山軍也就剩下六百人,當然城內還有新兵三千多。可是這些訓練不足一月的新兵根本就沒有戰鬥力。

任思齊知道即使是膠州全軍出城追擊,也留不下剩餘的滿人。

見任思齊不答應,陳名揚等人又把期盼的目光看向黃鳳舞,然而讓他們失望的是黃鳳舞同樣默不作聲。

“準備準備,撤出膠州,乘船回岱山吧!”嘆了口氣,任思齊命令道。(未完待續。)

第三百章 瑣事

崇禎十七年九月,岱山島

從山東回到岱山已經十多日,安置百姓,重新編制軍隊,處理兩個月來岱山島堆積的事務,任思齊每天都忙忙碌碌。

此次山東之行,共招募了新兵一萬餘人,士兵的家屬也有四萬多人。

如此多的百姓要安置下來,要保證他們的生計,是一件浩大的工程。

雖然岱山早就有所準備,在各島早就開闢了移民點,可實際中遇到的問題還是很多,每一項都需要及時處理。

百姓們被安置在金塘島、秀山島、大小長塗島,大嶼山,朱家尖島等岱山控制下的島嶼之上,其中以金塘島安置的百姓最多,足有一萬多人。

明末的舟山群島根本未曾開發,除了舟山島和金塘島開闢少量的田地以外,其他各島上的土地基本上未曾開發。當然這也和舟山群島的土地貧瘠有關,一畝田地開發出來產不了幾個糧食,還不如打漁,所以舟山群島的百姓多是漁民。

可現在,岱山有了種田的肥料,石化的鳥糞,富含大量的氮磷鉀,施了鳥糞以後,畝產量大大增加。岱山新開闢的田地畝產水稻近兩擔就是明證。

任思齊已經命令去日本貿易的茅十八船隊,在回程時務必在男女群島採集鳥糞,以供耕田所用。

可是船隊回程時已經是冬季了,即使採集回來鳥糞今年也用不上。

現在才剛剛九月,岱山島的秋稻已經開始收割,再過一個月就是冬種的時刻,在山東正是種植冬小麥的時候。可眼下沒有肥料,即使種植下莊稼也收不了多少。

所以經過商議,今年不再種植莊稼,從現在到冬季,這些新來的移民只需要把田地開墾出來,並修好水庫水渠就好。

今年不能種植糧食,可這些百姓還需要吃飯,那就只能由岱山完全供養。這可是四萬多百姓,給岱山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雖然夏季的時候岱山島的一萬多畝耕田獲得了豐收,秋收又將開始,可是僅僅憑藉岱山島那一萬多畝耕地根本養活不了如今龐大的人口。

任思齊只能派出大量的船隻,前往江浙各地採購糧食。和江浙計程車紳們還在處於敵對狀態,任思齊擔心士紳們會在採購糧食上從中作梗。

好在海島之上糧食不足,魚類資源卻很豐富,倒也不怕有人餓死。

從山東回岱山的船上,任思齊已經對移民們進行了編組,並任命了甲長里正百戶等官職,他們都是按照編組分派到各島,住進了岱山為他們準備的簡陋的住房之中。

住房都是竹子搭架,頂上覆以稻草,十分的簡陋,僅能遮風擋雨而已。

舟山各島位居海上,氣候溼潤,雨水很多,下起雨來屋子裡潮乎乎的讓這些山東的移民頗不適應。

剛好這段時日沒有事情做,很多人便自發的組織起來建築自家的房屋。

山下有石頭,山上有松柏,百姓們便採集石頭,砍下樹木,開始建築房屋。當然房屋的建築非一日之功,不過百姓們現在有的是時間,從現在一直到過年他們大都沒有什麼事情幹,這段時間就是建築家園的時刻。

每過一段時間,都會有大船從岱山來到各島,運來糧食菜蔬。這是移民們的口糧,當然糧食不是白給他們的,而是暫借給他們,每一戶家裡都有一個士兵,這糧食便從士兵的餉銀中扣除,不夠的算是借給他們,以後需要他們歸還。

去日本貿易的船隊未歸,現在又多了好幾萬的人口,任思齊現在的壓力極大。安置移民,訓練新兵,採購武器,那一樣都需要大量的銀子,岱山軍現在的庫房已經快要見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