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3 / 4)

小說:文衛紀事 作者:閒來一看

便天怎麼旱都不怕,大家都要吃米穿衣服,賣布利潤大,沒有後臺,不敢賣布,只能賣米,賺得少些,但是安穩,計劃在宣武門外大街南開個米鋪,濟蘭有過一家一家去收肥的經驗,覺得一家一家的去賣米也是很可以的,到新谷麥出來時,他再一家一家的去收米去,他的狐朋狗友們家裡都會把米賣給他的,但是他本錢不夠,手上的銀子不多,都沒捨得蓋房子,目前先住著江容的房子,希望能與江容合夥賣米。

江容對濟蘭的工作能力是有信心的,濟蘭收肥,成果都令江容較滿意,在京城收集樹苗種子,賒欠的事濟蘭也做出來了,臉皮夠厚,吵架打架又有經驗不肯吃虧,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笑臉以對。估計就算有人鬧事,濟蘭也能搞得定。

江容想起自己要開油坊的,榨的油也得有人賣,地裡種出來的雜糧也是要賣的,正好濟蘭賣米了,賣米同賣油的顧客群體都差不多,推銷一樣同推銷幾樣相比,多種品種更好推銷,因為有更多選擇。

以後還要賣酒,於是江容立刻就決定合夥開米鋪子。

江容去找江二說濟蘭要開米鋪喊自己合夥,要去京城看下。

張氏急急忙忙在旁邊說,“正好讓高老頭高氏帶孩子們去看看姑媽,去京城見過世面。”

江容說,“很好啊,濟蘭說買了房子了,正好老太太一個人呆在家裡悶得慌。難得可以顯擺一下,沒得親戚去看她就太沒意思啦。”

江二摸摸江容的頭,“小孩子說話沒大沒小。”

張氏說,“我說妞妞說得太對了,姑媽一直過著苦日子,現在日子好過了,顯擺下才好。我們現在日子也好過了一點了,讓爹孃帶孩子們見下世面才好。不要象我一樣,連京城都沒去過。”

江容拉著張氏的手說,“嬸嬸,等你生完小弟弟了就去京城去陪我瑪麼說話吧。我瑪麼最喜歡你了。”

江二皺眉說擔心地裡,怕爹孃走不開。

張氏說,“爹孃哪裡就那麼能幹啊,老人家們再能幹,也得歇會吧。現在地都種下去了,大多是樹,讓老三幫忙看著,常喊來做事的那幾個夥計全都信得過的,你再多去看著就行了。”

張氏帶著江容去通知高老頭兩口子,又去通知劉氏準備孩子們上京城的衣服和在路上的吃食。至於高老頭兩口子與江二的兩個娃娃還有江容的衣服和吃食,張氏會準備。

高老頭兩口子高興的準備上京事宜,他們都是老實人,估計這輩子沒想過還有機會去京城看看花天酒地的生活。

從前舒穆魯家同高老頭家都沒怎麼來往,江氏高老頭姐弟倆都老實沒心眼沒財權,高老頭在高家老人在時沒財權,後來老人們過世了,又是劉氏管家了,劉氏為人極吝嗇。

江二歸宗姓江,按律高家產業江二是一塊瓦都得不到的。

雖然是親得不得了的血親,兩家的來往也就是烏爾登夫婦省了點餉銀和祿米給江二成親,江二去看看江氏給點零花的銅錢或是碎銀,再就是捎些地裡的雜糧乾菜過去給烏爾登。

高老頭叮囑好高老三要注意的事項,讓高老三有事多去問問高老大與江二,高老大種地也是一把好手,江二擅長於同人打交道,高老三悶聲說知道了,你們放心的去玩吧,玩半年回來都成。

高老頭又去同常常喊來做事的老頭們打了招呼要求多費心種地,千萬不要讓她荒了。

明明種的大多是樹,樹下套種的而已,當然老農們不會講出來,個個都恭喜高老頭好福氣,讓高老頭去京城到處轉一轉,回來講給老夥計們聽。

高老頭兩口子打扮得齊齊整整帶著孫子孫女們一起,車上裝著地裡出的高粱米綠豆紅薯幹蘿蔔乾之類的,加上江容一共坐了兩輛馬車去京城濟蘭家。

其中江容坐著的那輛車正是高十九趕的。

一路上,高十九說開米鋪好,那麼地裡出產的不管是多還是少都可以直接拉去賣了,在本地賣不起價,在京城,說不定城裡人喜歡倒能賣出高價來。以後就可以常常趕車送雜糧到京城賣,從京城拉些稀罕貨色來這裡賣,這是好事,莊裡的車把式的活計也多了。

坐在馬車上,高老頭的孫子孫女們都很稀奇,大家出這麼遠的遠門還是第一次。

江氏見到自己兄弟兩口子及侄子女們,高興得不行,當然少不了姐弟兩人抹眼淚的橋段,下人們都恭維高老頭的孫女們長得很出挑,大大的眼睛,同江氏年輕時很象,將來也必是有福氣的。濟蘭趕快賞錢給大家,又給錢給江福讓江福安排吃點好的,等高老頭一眾休息好了帶他們出去玩,不要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