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別人做,個個都尊重他得不得了,喊他三爺。他在當地進了不少農具日雜類的貨到江二的鋪子裡,不賺錢的在賣。
江工的雜貨鋪賣的東西很多,賺錢的貨不多,賺錢主要是布(淨色佈擺了一些在這鋪子裡賣),臘肉臘腸類的。許多貨不賺錢的鄉下小鋪子,居然每個月也能賺個十幾兩銀子,令江二目瞪口呆。江容得意的說,只要是做買賣的,基本上沒有不賺錢的,只是賺多與賺少的事。張氏看著鋪子帶著孩子,日子過得滋潤無比,她又聰明能幹,每天同江二一起對著三字經學上幾個字,居然也能自己記賬了。
這個雜貨鋪江容有一半的股份,因知道賺錢不多,於是江容說暫時不用算賬了,江二家負擔重,等賺錢時比如說每個月賺一百兩以上時再分錢吧。
日子剛剛好過一點,張氏開始為高老三說親,說了十幾門親都不成,張氏急得嘴角起泡,過來串門時,時時與黃志禮的老婆發牢騷。
江容勸張氏不要急。
張氏私下同江容牢騷說,現在還可以說老三沒懂事,小孩子氣,成熟得晚,過幾年,大家都知道他是個笨的了。那樣更沒有哪家肯許閨女給高老三了。
江容對此頗不以為然,高老三娶老婆應該是他高興娶就娶,如果娶個老婆過的日子還不如不娶的話,那不是請個祖宗過來了。其實張氏不應該這樣著急,應該高老三蓋好屋,有地,有產業了,再去求親,估計只要去提,沒有不肯的,他本人長得又英俊,不說話沒人挑理的,有錢人笨點那叫忠厚。
高老三長得高且英俊,就是真的有點笨。江容覺得江二兄弟三個,唯有江二聰明靈活,按普通人的智商是一百來講,高老大有八十分,江二有一百二十分,高老三勉強在六十分上下浮動。
但是現在是個結親極講究錢財的年代,只要有錢有產業有勢力,高老三一定娶得到老婆。估計大把人搶著把女兒送上來給高老三選。
江容去找江二,說,“二叔,我們開個榨油坊吧,收了油菜籽就可以開工了。榨油坊讓三叔管著人榨油,二叔你就去收豆子花生油菜之類的,給你分三成利。”
江二問,“開榨油坊成不成,這麼多家開,我們再開會不會不賺錢?”
江容說,“開榨油坊只要有本錢,豆餅和豆油能賣出去,肯定是賺錢的。豆渣還可以再做豆腐賣。”
豆餅比大米與大豆都貴。豆渣還可以做豆腐,還可以做豆渣餅吃,有人還用它做醬油。豆餅當飼料也好,當肥料也好。一尋思到這些,江二恨不得立刻再去買地種大豆。
江容勸阻了江二,“買現成的豆子榨油多好,賣成品更賺錢。再說了,我們有那麼多事做,哪有那麼多功夫去種地。”
江二說,“老三是笨點,讓他看著工人做事應該沒問題。說出去也好聽,油坊的老闆,他娶老婆也好娶些。”
江二同張氏商量,張氏立刻停止了安排高老三的相親活動。
江容偶爾聽到張氏同黃志禮的老婆講,榨油坊估計是收了豆子八九月就開了,先給老三蓋了房子,到時看中哪家的姑娘就直接去提親,不用相了。高老三要是沒看中呢,就隨他。這種決定倒是同江容的想法不約而同。同聰明人講話就是好,點一下,就明白了,不用解釋太多。
江容回去後又去巡查自己的地,那些樹苗慢慢的長大,有些活了,有些死了,有樹苗補的就補上,沒有樹苗補的江容一一記下,準備來年再補上。
套種的莊稼長得極好,因為底肥施得肥,看上去是一片生機勃勃的大地。
竹子活了一大半,不象大家所悲觀的想象的那樣,是一壠一壠的有溝的,方便引水排水,江容歸功於底肥施得足,加大家勤勞的澆水,澆水澆得實在。高老頭雖然不聰明,但是做事老實,喊的人也做事老實,沒有偷懶一說。再就是竹子選的是買的地中陽光算最好的一塊地。不過,這些,江容不打算告訴別人。只讓大家以為自己是運氣好就可以了。
江容在竹子旁邊選了塊地,準備按自己的想法蓋房子,要舒服,要美觀,要符合自己所有的想象,可不能馬虎了,這裡是要生活許多年的地方,是四處遊歷後回來歇腳的地方。
第80章 開米鋪
江容又收到濟蘭的長信,大意說,仁誠種地,是比其他旗人種地略強,所以日子過得略好些。現在濟蘭種著多尼的地,種了些雜糧就等著收了,但心中非常的沒底,怕天旱了收成不好,又怕收時下雨糧食壞在地裡。濟蘭決定開鋪子,開鋪子怎麼樣賺錢也多過種地,並且安心,不用擔心天災人禍,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