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書院真是“獨此一家”,它集天道、地脈、人緣、文氣於一體,樹人無數,興盛千年,這是中國文化的幸事,也是湘南人的幸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恰是因為這座書院或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和力量,湘南人的“興邦人傑”才會如此密集,這般茂盛。反過來又是因為這一點,書院門的楹聯,才可以懸掛得這般端正這般大方。
“生不逢時,奈何奈何。”嶽麓書院再次迎來了盛會,但卻不在如往日一般,開明,解放,完全是一群利益家,在為自己盤算的會議,算不上所謂的論討,因為這只是一家之言而已。
一旁的一箇中年人看著眼前的嶽麓書院,看著那副楹聯深深的低下了頭,他的嘴上只是連連的感慨與嘆息……………
PS:剛坐車回老家,這幾天不順啊,哎,現在頭昏腦脹,趕出來一章,二十號回去,恢復更新到時
第100章,開門見山
南嶽衡山七十二峰逶迤八百餘里,最後結束於長雲市區湘江西岸的嶽麓山。
嶽麓山不高,山腳下有建立於北宋的嶽麓書院。嶽麓書院不大,卻被稱為有千年歷史的,中國最古老的大學。事實上,嶽麓書院就屬於現在的想湘南大學,其雖然對對遊人開放,但還有一部分建築依然保持著教學的功能。
“嶽麓書院是長雲人的驕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