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4 / 4)

小說:國殤 作者:匆匆

起進攻。

蔣介石眼見第一道國防線沒發揮任何作用,急了眼了,向前方指揮官下令無論如何困難也必須死守現有陣地,但兵敗如山倒,仗打到這份上了誰還聽誰的。為奪路西逃,連長竟敢開槍打死友軍的團長,這種時候這種部隊還如何指望。潰退之勢無法挽回。

25日無錫失陷。中國軍隊放棄錫澄線,一部沿京滬鐵路向常州撤退,大部向南,經宜興往浙贛邊境之孝豐、寧國一帶撤退。12月初,敵追兵又至,於是再退向宣城以西。

自錫澄線棄守後成為孤軍的江陰要塞,從11月28日起受到日軍圍攻,中國守軍打得英勇頑強,尤其海軍犧牲慘烈。守軍激戰數日之後向鎮江方向突圍。12月2日,江陰要塞陷落。

右翼軍11月9日起向乍平嘉國防線撤退,遭到由楓涇西侵之敵第6、第18師團追擊。與敵激戰至14日,嘉善失守。同時由青浦西進之敵亦攻佔乎望。19日,蘇嘉線與滬杭線交會點嘉興被日軍攻陷,乍平嘉國防線被日軍突破。日軍大步西進追擊,如入無人之境。12月初,日軍折向宣城、蕪湖。

淞滬之戰從開局進攻死守防禦,中國軍都屢有上佳表現,但後期卻由於蔣介石優柔寡斷、指揮失當而造成兵敗如山倒的大潰敗局面。這不但使王敬久、孫元良、宋希濂等師及胡宗南軍團損失慘重,更使南京失卻了屏障。明眼人前後細想就不難發現,10年後蔣介石遼瀋、淮海大決戰慘敗的影子,早在1937年歲末就曾在上海閃現過。

在同一地方連連摔倒,這是蔣介石軍事上最拙劣之處。

戰役上失敗了,戰略上蔣介石卻不乏收穫。長達3個月的淞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