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1 / 4)

小說:彭德懷傳 作者:蝴蝶的出走

1962年6月中旬,彭德懷寫完了這封長達82000字的給毛澤東和黨中央的信。

6月16日,彭德懷去中南海,把這封信親手交給楊尚昆。並附送了一封給楊的信:

尚昆同志:

我閱了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檔案之後,實事求是地作了檢討,不符合事實的我也作了說明。唯時間長,問題多,加以寫得了草,不便於中央同志審閱,請飭鉛印多份送給中央領導同志為感。謹祝健康!

彭德懷

1962年6月16日午

楊尚昆根據彭德懷的要求,把信列印多份,分送給毛澤東和中央政治局各成員。

彭德懷這封以後被稱為《八萬言書》、《翻案書》的長信,共分五個部分:“關於廬山會議問題”:“關於高饒聯盟問題”:“我同外國人的一些接觸過程”:“我的歷史過程及其幾個問題”:“關於軍事路線問題”。

彭德懷在這封長信的開頭,對中央為克服國民經濟工作中“左”的錯誤而採取的一系列調整措施表示滿意,說:“這些措施是完全正確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我完全擁護黨中央的這些具體措施”,“今後形勢可以肯定會一天一天地更加好起來。”

彭德懷坦率地表白:“我對少奇同志的報告和講話的絕大部分是擁護的,就連對我錯誤進行切合實際地批評的那一部分,我也是誠心接受的。可是我對少奇同志對我錯誤的不符於事實的誇大部分,是有不同的看法的。”“請求中央能派專案小組進行調查和審查,我是誠懇的感激。”

這封長信,第一部分的主要內容和第四部分的大部分內容已於1981年12月整理出版的《彭德懷自述》一書中披露。在第二部分“關於高崗饒漱石聯盟問題”中,彭德懷詳細敘述了他和高崗的往來後說:“我並不否認我在高崗問題上所犯的錯誤,首先沒有及時向中央彙報情況就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高崗在散佈攻擊少奇同志的言論時,我不應該品評少奇同志‘有時有點偏’。如果說這就是‘高、彭聯盟’或者‘恐怕是彭、高聯盟’,而作為一個當事者的我,是有點想不通。”

長信的第三部分“我同外國人的一些接觸過程”中,彭德懷在詳細敘述了他9次與外國人的接觸情況後說:“為了便於查對事實,我首先申明,我是一個完全不懂外國語言和不識外國文字的人,這就給查對事實的工作帶來極為有利的條件。我同外國人的每次接觸或談話,都有翻譯同志跟隨著。……總之,是有充分條件來查我是否‘同某些外國人在中國搞顛覆活動有關’的。”

9月,彭德懷得到中央的一份通知,要他不去出席即將召開的八屆十中全會和10月1日的建國13週年活動。彭德懷淡然處之,認為早該如此。

9月24日,中共八屆十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毛澤東在會上作關於階級、形勢、矛盾和黨內團結問題的講話,提出“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階級鬥爭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

七千人大會後,由總書記鄧小平主持,為廬山會議後的“反右傾”中受錯誤批判的黨員幹部進行甄別平反。短短三四個月,幾年來被錯批判、錯處理的人,絕大多數獲得平反。尚未得到平反的人也敢於提出申訴。這引起毛澤東的不快。彭德懷的長信,更被毛澤東視為非常,他不時說:“近來刮平反之風不對啊!”“1959年反右傾不能一風吹啊!”毛澤東把甄別平反工作稱之為“翻案風”。

8月5日,毛澤東在武漢同華東、中南兩大區負責人談話時,又點到了彭德懷,說:“我對彭德懷這個人比較清楚,不能給彭德懷平反。”

十中全會上,除批判所謂彭德懷反黨集團的“新的進攻”,還添了兩個冤案。一是批判中央主管農業工作的鄧子恢所謂刮單幹風,二是“揭發”所謂“高崗餘孽”習仲勳“利用小說《劉志丹》進行反黨活動”。

在這次全會上,彭德懷、鄧子恢、習仲勳3人的冤情被定為當前階級鬥爭的三個事件。全會決定成立兩個中央專案委員會,對彭德懷、習仲勳二人進行全面審查。

專案審查採取“背靠背”的方法,即不與被審查者本人見面的秘密審查。但審查卻是彭德懷期望的,也是他曾經要求的。

在遞交《八萬言書》之後,十中全會以前,8月22日,彭德懷曾因等候了兩個月沒有得到中央的迴音,再次給毛澤東並中央寫信,信中說:

“我閱讀了今年一月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檔案以後,於6月16日寫了一封信給主席和中央,想蒙審閱。我寫那封信的目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