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籍,拉我去槍斃了吧,你們哪一個是’軍事俱樂部‘的成員,就自己來報名嘛!’有幾個同志說我‘太頑固’,‘太不嚴肅’。其實,在廬山會議結束後,我就想把我在軍隊30年來的影響肅清、搞臭。這樣做,對保證人民解放軍在黨的領導下的進一步鞏固,是有好處的。我就是持著這個態度,趕回北京來作檢討的。但是我不能亂供什麼‘軍事俱樂部’的組織、綱領、目的、名單等,那樣做,會產生嚴重的後果。我只能毀滅自己,決不能損害黨所領導的人民軍隊。”
接替彭德懷國防部長職務的林彪主持這次軍委擴大會議,一次又一次把會場上的鬥爭引向白熱化。
9月3日上午和下午,集中追查彭德懷的所謂“軍事俱樂部”的問題。這本來是一個並不存在的問題,但因為它是毛澤東在廬山會議上最先提出來的,彭德懷不得不耐心對待。包括一些人提出來的十分幼稚可笑的問題,他都一一認真作答。
會議開始剛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彭德懷解釋說:“這是毛主席8月2日在給張聞天同志的信上首先提出來的,說‘怎麼搞的,你跑到軍事俱樂部去了’,並沒有具體指出還有什麼人。其實,‘軍事俱樂部’組織是沒有的,只是我們幾個對問題的認識上觀點比較一致,事先並沒有什麼策劃。”
毛澤東提出的“軍事俱樂部”問題,其實也僅僅是根據下面這麼一件簡單的事情:
那是7月23日,晚上,周小舟、周惠和李銳對毛澤東批評彭德懷的講話,左思右想搞不通。周小舟建議去找黃老談談。黃克誠接到周小舟等要來談話的電話,考慮當時氣氛非常敏感,去找他談話不太適宜,勸他們暫時不要來。可他們還是堅持來了。在交談中,他們越談情緒越激動,特別是周小舟說現在毛澤東好象“斯大林的晚年”,要人家敢想、敢說,等人家說了真心話又抓住狠批,“這不是釣魚嗎!”
黃克誠理解他們的心情,他不贊成毛澤東對彭德懷那封信的處理方法。但經驗告訴他,在當前情況下,任何感情用事都可能使情況變得更糟。所以,他十分克制,一直在設法降溫,“你們不要激動嘛!事情總會弄明白的。……主席不會錯的。……”正在這時,彭德懷推開房門進來了。他手裡拿著一份西藏軍區發來的等待答覆的電報,他必須和黃克誠研究一下。彭德懷的突然出現,使在座的周小舟等感到意外,黃克誠也覺得有些突然。
大家站起來為彭德懷讓座。周小舟憤憤地說:“彭總啊,我們離右派只有30公里了!”
看到他們那樣激動,彭德懷反倒平靜下來,他安慰大家說:“30公里也不要緊嘛,……透過批評、討論,把一些模糊觀點弄清楚也是好的。”
他們看到彭德懷手上的電報,連忙告退。
彭德懷和黃克誠研究了給西藏軍區增派車輛之事,各人抑制住感情,不敢再談什麼,毛澤東的講話使廬山的氣氛變得彷彿一點火星就會引爆,在這種情況下他倆單獨在一起顯然不合時宜。彭德懷趕快回到自己的住室。
誰也沒有料到周小舟等人從黃克誠房裡出來的時候,被人碰到,反映到毛澤東那裡去了,這就成了後來追查彭德懷、黃克誠“軍事俱樂部”的重要根據。
彭德懷講“軍事俱樂部”是沒有的,這是真話,但是有人一定要他交代“軍事俱樂部”的組織、綱領、目的、名單等等。在輪番追逼之下,彭德懷氣憤地說:“如果有這個俱樂部,那就是以彭德懷為首的反黨集團的四個人,其他再沒有了。”
“你敢說真的沒有了?”
“沒有了。”彭德懷說:“因為他們誰也不願意來報名嘛!”全場大譁,人們批評彭德懷“不嚴肅”, “不老實”。一陣狂風暴雨的批判過去之後,彭德懷解釋說:“不實事求是,多講一些有什麼好處!”對於所謂“軍事俱樂部”問題的追查、批判,在會上多“頂牛”,毫無進展。
除“軍事俱樂部”外,軍委擴大會議上追查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所謂彭德懷“裡通外國”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廬山會議上只是有個別人拐彎抹角地暗示過,“彭德懷同志前不久訪問了東歐各國,上山後急於發難,是不是有什麼背景?”並沒有人正式提出來。在軍委擴大會議開始階段,也沒有提到這個問題,到9月1日,在一次大會上,有人把“裡通外國”作為彭德懷一大“罪狀”突然提了出來,又一次在會上掀起了“高潮”。
彭德懷深知這個問題的政治份量,他不能不嚴肅對待。他要求批判者拿出事實來。
圍繞這個問題,會議用了兩天的時間進行揭發和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