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8日的綜合小組聯席會議上,有人說紅軍長征到達哈達鋪進行改編以後,一方面軍改為陝甘支隊,一、三兩個軍團編為兩師。因一軍團幹部較多,就抽了兩個人到三軍團去參加領導工作。部隊向陝北進軍途中,有些意志薄弱的幹部戰士,經不起艱苦環境的考驗,到了漢族居民地區,乘機開小差脫離了部隊。當時,後有追兵前有敵軍堵截,紅軍處境危急。為了迅速制止部隊逃亡的惡劣傾向,三軍團曾以叛變革命的名義處決了個別逃跑的幹部。以致部隊上下議論紛紛,懷疑這是一軍團派到三軍團的領導幹部乾的,剛經過整編的一、三軍團關係變得很緊張,出現了不團結的傾向。
原二軍團的黃克誠,當時是陝甘支隊第二師政治部的裁判所長,處決人的事都是要經過他的。現在要清算破壞紅軍團結的“罪行”,當然算帳首先就算到他的頭上。發言人指責黃克誠是破壞一、三軍團團結搞宗派分裂活動的“罪魁禍首”。
就在揭發人慷慨激昂發言的時候,北京軍區參謀長鍾偉突然站起來說道:“你瞎說,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紅軍離開哈達輔以後,是我帶著一個營在後面擔任收容任務。你所說的處決衛生部的那個楊興仁,根本就不是黃克誠同志決定的,而是上邊給我的命令,我敢不執行嗎?這事××同志都知道嘛!”
鍾偉這個發言,引起會場一陣議論,立即遭到“圍攻”。批判彭德懷、黃克誠的綜合小組在追逼了上述幾個問題之後,從9月5日開始,又被劃分為5個小組。除第五小組外,其他4個小組都分別交代了任務:第一小組負責清查鄧華的問題。因為開會期間有人給大會主席遞了條子,說鄧華與彭德懷關係密切。第二小組負責清查萬毅的問題。因為7月22日在廬山開會時,他曾發言表示同意彭德懷的意見書。第三小組負責清查洪學智的問題。因為他與黃克誠個人關係較深,與彭德懷關係也很密切,會議期間對彭德懷、黃克誠的問題揭發又很少。第四小組就是負責清查鍾偉的問題,要查他為什麼為彭德懷、黃克誠打掩護、“解圍”。9月9日,彭德懷得知軍委擴大會議即將結束,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違心地說,“八屆八中全會和軍委擴大會議,對我的錯誤進行了徹底地揭發和批判,消除了製造黨內分裂的一個隱患,這是黨的偉大勝利,也給了我改正錯誤的最後機會。我誠懇地感謝你和其他同志對我的耐心教育和幫助。”並且表示,“今後必須下很大功夫,繼續徹底反省自己的錯誤,努力學習馬列主義理論,來改造自己的思想,保證晚年不再做危害黨和人民的事情。為此請求中央考慮,在軍委擴大會議結束以後,請允許我學習或離開北京到人民公社去,一邊學習,一邊參加勞動,以便在勞動人民集體生活中得到鍛鍊和思想改造。”
毛澤東收到這封信,立即與彭德懷通了電話,說是要把他的信轉發全黨,並且批示:“此件印發各級黨組織,從中央到支部。印發在北京開會的軍事、外事會議各同志。”在下面寫道:我熱烈地歡迎彭德懷同志這封信,認為他的立場和觀點是正確的,態度是誠懇的。倘從此徹底轉變,不再有大的動搖(小的動搖是必不可免的),那就是“立地成佛”,立地變成了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德懷同志對於他自己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工作分配的建議,我以為基本上是適當的。讀幾年書極好,年紀大了,不宜參加體力勞動,每年有段時間到工廠和農村去作觀察和調查、研究工作,則是很好的。此事中央將同德懷同志商量,作出適當的決定。
9月12日,彭德懷向大會送去一份自己的書面檢討,檢討仍然是本著“只要不違背黨和人民的利益,要什麼給什麼”的精神作出的。實際上是把別人強加給他的東西加以歸納整理,上送了事。
軍委擴大會議宣告勝利結束。至此,彭德懷將近3個月來接受批判的日子告一段落。他決心結束他30多年的軍事生涯。他決心去過一種名副其實的平民生活。
第35章 元帥掛甲
1959年9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週年前夕,因廬山上書獲罪被撤銷了國防部長職務的共和國元帥彭德懷,舉家從中南海永福堂遷出。新的去處是北京西郊頤和園附近的掛甲屯吳家花園。
從蔥籠四百旋的廬山回到氣象莊嚴的北京,開了一個月的中共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全軍高階幹部1000 餘人對彭德懷的批判剛結束,彭德懷就讓妻子浦安修去找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提出他搬出中南海的要求。他對妻子說:“我沒有工作了,中南海也沒有活動的地方,再住會玷汙黨中央的聲譽。你說我請求找一個能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