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2 / 4)

小說:彭德懷傳 作者:蝴蝶的出走

壩,要求右路軍南下松潘。

9月8日,張國燾又致電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政委陳昌浩、總指揮徐向前,命令右路軍做好準備南下。

當日,彭德懷恰在前敵總指揮部,覺察到陳昌浩說話的語氣與前不同,如說阿壩地區比通(江)、南(江)、巴(中)還好得多等。旋即得知葉劍英已看到張國燾揹著中央令右路軍南下的電報,並將此事報告了毛澤東。①彭德懷覺得事態極其嚴重。這時,前衛部隊一軍已進到俄界地區,只有三軍幾個團的兵力駐紮在阿西、巴西地區。而中央領導人又都住在前敵總指揮部那裡,彭德懷想,如果張國燾有變,毛澤東等人的安全將無法保證。即到毛澤東處請示應急辦法。問道:

“如果四方面軍用武力解散我們,或挾持中央南進,怎麼辦?從防禦出發,我們可不可以扣押人質,以避免武裝衝突?”①

毛澤東沉思片刻說:“不可。”

毛澤東到陳昌浩住處對陳說:軍隊即要行動,中央是否召開一次會議,做些部署?毛澤東又以周恩來、王稼祥均在病中為由,約陳到彭德懷的三軍司令部開會。彭德懷才放下心來。

9月8日、9日,中共中央兩次電令張國燾北上,張國燾覆電繼續堅持其南下主張。

中央考慮張國燾率部北上已無可能,決定率三軍先行北上,向俄界進發,彭德懷和毛澤東在後和十團一起行軍,彭德懷問毛澤東:“如果他們扣留我們怎麼辦?”

“那就只好一起跟他們南進吧!我想他們總會覺悟的。”②毛澤東表現出的樂觀氣概,使彭德懷深為敬佩。

途中,陳昌浩給彭德懷送信,希望三軍停止北進。彭德懷把此事報告了毛澤東。毛澤東說,打個收條給他,後會有期。

中央率三軍達到俄界後,再次致電張國燾,指令其率左路軍向班佑、巴西前進,“不得有誤”,張國燾再次拒絕中共中央的命令,並直接電令一、三軍領導人“速歸來”,說中共中央率紅一方面軍主力北上是“無止境逃跑”。

為解決張國燾分裂紅軍所造成的危機,9月12日中共中央在川甘邊俄界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決定將一方面軍和軍委縱隊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支隊轄3個縱隊。同時成立五人團進行軍事領導,成員為: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彭德懷、林彪。並作出《關於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

俄界會議後,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繼續北上,渡過白龍江,在沿江殘缺危險的棧道上前進。

9月17日,一軍先頭部隊奮勇奪佔天險臘子口,中央紅軍順利翻過岷山,9月18日到達甘南岷縣哈達鋪。長征途中,紅軍所過皆偏僻之地,與外界不通郵,連報紙也看不到。到了哈達鋪,從報紙上得知陝北有劉志丹率領的紅軍和蘇區根據地,決定繼續北上,前往陝北。彭德懷和李富春為繼續爭取左路軍北上,致電左路軍負責人說:右路軍在中央正確路線指引下,連日擊潰了敵魯大昌部,繳獲甚多,此地物產豐富,漢回族各半,對紅軍十分熱情。希望左路軍能消滅敵人北上,建立陝甘根據地,實現中央的戰略方針。

9月22日,彭德懷和毛澤東率紅軍從哈達鋪出發,26日突破敵人在渭河設定的封鎖線,進抵榜羅鎮。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這裡開會,正式決定紅軍前去陝北,以陝北為基地,促進全國的抗日救亡運動。

會後,毛澤東、彭德懷率陝甘支隊先行出發,繼續北上,攻佔通渭城,在敵人尾追下,連續突破西(安)、蘭(州)大路和會寧、靜寧間公路及平涼、固原間公路的封鎖線,翻越長征中最後一座高山——六盤山,進到環縣。10月19日,毛澤東隨一縱隊首先到達陝北根據地保安縣境以戰國時代名將吳起命名的吳起鎮(今吳旗鎮)。隨後,彭德懷率二、三縱隊也進抵該地區,與紅二十六軍和先期到達的紅二十五軍會合。

至此,中央紅軍勝利地結束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取得了戰略轉移的落腳點。

彭德懷從二、三縱隊駐地到吳起鎮與毛澤東商議紅軍行動方針時,忽得報,一路尾隨紅軍之馬鴻賓、馬鴻逵和東北軍的騎兵部隊又來進犯。毛澤東說:“我們打退追敵,不要把敵人帶進根據地。”這句話成為紅軍的口號。在彭德懷的指揮下,紅軍指戰員奮起迎戰,10月21日在吳起鎮西南山上,將馬鴻賓的三十五師騎兵團打了個措手不及,紛紛落馬潰逃。這時,東北軍白鳳翔部來犯,其騎兵先頭團又被紅軍打垮,掉頭逃命。另外三個團也同時被擊潰。紅軍經過此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