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3 / 4)

小說:彭德懷傳 作者:蝴蝶的出走

,掩護我軍主力集結展開,這是志願軍出國後的第一仗,你們師是打頭陣的,看看你們行不行。’彭總明確而堅定的指示,使我倆增強了信心,立即率領部隊迎著炮聲朝東南的溫井方向跑步前進。”① 鄧嶽又回憶當時彭德懷在大洞的處境,說:“敵人是乘坦克和汽車進攻,速度很快,非常猖狂。大洞離溫井只有幾十公里,真危險啊!”雖然幾十年過去了,彭老總為黨為國身先士卒,大敵當前臨危不懼的精神,我仍記得很清楚,那危急的情景真是永遠忘不了。②

10月24日晨,彭德懷和樸一禹率指揮所人員由大洞轉移到附近的大榆洞金礦。該礦已停產無人,礦址坐落在兩面大山之中,礦洞口外山坡上有幾處簡陋平房。其中一幢較寬大的鐵皮頂木板工具棚,做了彭德懷的宿舍和司令部作戰室。其他幾處工棚,做了司令部的宿舍和辦公處。

24日中午,原留在安東指揮志願軍渡江的鄧華、洪學智、韓先楚及司令部機關人員到達大榆洞。下午,在作戰會議上,確定了彭德懷提出的大膽實施戰役迂迴,以分割包圍穿插的戰術在運動中尋機殲敵,力求穩定局勢,站穩腳跟,然後再反擊敵人的戰役方針。這時,麥克阿瑟指揮的東西兩路第一線軍隊共10個師1個旅又1個空降團共約13萬之眾,被朝鮮北部的高山峻嶺隔斷,在北進中互不聯絡,中間出現了80多公里的空隙,他也不在意;而南朝鮮軍隊為搶先攻到鴨綠江,又各以一兩個營為一股放膽而進。彭德懷根據敵軍態勢,決定集中三十八軍、三十九軍、四十軍全部及四十二軍的一個師於西線的雲山、熙川地區,以優勢兵力在運動中圍殲敵人;東線山高林密,則由四十二軍軍部率兩個師在長津以南進行阻擊,保障西線各軍側翼安全。

10月25日,中共中央決定將十三兵團司令部、政治部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以彭德懷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兼副政治委員)、洪學智、韓先楚為副司令員,解方為參謀長。以彭德懷為志願軍黨委書記,鄧華為副書記。自此,正式組成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領導核心。

10月25日,西線“聯合國軍”分多路毫無顧忌地北進。7時左右,南朝鮮軍第一師先頭部隊沿雲山至溫井公路北犯,遭到志願軍四十軍一二○師迎頭痛擊。10時左右,南朝鮮第六師先頭部隊一個加強營和一個炮兵中隊,由溫井北進到兩水洞地區,正闖入彭德懷部署的志願軍四十軍一一八師口袋陣裡。一一八師師長鄧嶽,根據彭德懷“千萬不能讓敵人跑掉”的指示,採取攔頭、截尾、斬腰的戰法,不到兩個小時,將大搖大擺的幾百敵人全部殲滅,從而打響了震驚世界的中國人民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一仗。這具有歷史意義的1950年10月25日,後來即被定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作戰紀念日。

10月25日晚,彭德懷根據敵人兵力分散且尚未判明中國軍隊是否入朝的情況,又決意改變作戰方案,給毛澤東去電說:“敵以坦克數輛和汽車十數輛組成一(個)支隊到處亂竄,我企圖一仗聚殲兩三個師甚困難,亦再難保守秘密。故決定以軍和師分途殲滅敵之一個團和兩個團(今晚已開始),求得在第一戰役的數個戰鬥中殲滅敵一兩個師,停止敵亂竄,穩定人心……”毛澤東翌日覆電,完全贊成彭德懷“分途殲敵”的方針。

麥克阿瑟對南朝鮮第六師五百多人在溫井以北被殲一事置若罔聞,對李承晚一再吃驚的喊叫已遇到中國軍隊的呼聲也滿不在乎。仍令其第一線主力部隊十餘萬人繼續向鴨綠江推進,要按原定計劃在11月23日美國的“感恩節”前佔領北朝鮮。後來擔任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的李奇微,回憶當時東西兩路敵軍的情況道:“聯合國軍在沿著多條不同的路線朝鴨綠江前進時,他們無法相互支援,甚至無法保持地面聯絡。”①

10月26日下午,彭德懷召開志願軍緊急黨委會,討論殲敵部署,他針對敵人進攻的特點說:“我軍必須依據麥克阿瑟的戰役企圖,採取相應的對策。現在後梯隊第五十軍和六十六軍已開始過江向指定路線前進,我們地面兵力已佔絕對優勢,關鍵是各軍能否抓住戰機和敢於大膽穿插圍殲敵人。”會後,彭德懷指示參謀長解方再次電令各軍避開主要道路,隱蔽開進,誘敵深入,分散敵人。主力隱蔽展開,佔領有利地形待機殲敵。同時四十二軍的兩個師亦已奉命在黃草嶺、赴戰嶺一線鉗制東線之敵,配合西線作戰。

10月31日,西線敵軍分路向新義州和朔州方向進攻,先頭部隊進到距中朝邊境僅30公里的大館洞和南市洞一線。彭德懷迅即抓住戰機,以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