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26日,雙方恢復了中斷6個月之久的停戰談判。
1953年6月中旬,雙方排除了停戰程序中的唯一障礙——遣返戰俘問題,並在停戰的各項問題上也達成了協議。但是南朝鮮總統李承晚對於美國的急切停戰極為不滿,發表談話說:“必要時我們要單獨作戰。”
6月15日,彭德懷電告鄧華:“頃接我停戰談判代表團電話稱:軍事分界線基本上已達成協議,以今晚(6月15日)24時為準,在本晚24時以前,敵我雙方攻佔之陣地均為有效;在此以後(零時起)即作為16日計算,敵我所攻奪之陣地均屬無效。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為促進停戰實現,應從明16日起,堅守陣地,不再主動出擊。但須提高警惕,嚴陣以待,對於向我軍陣地侵犯之任何敵軍,堅決給以殲滅性打擊,切不可有任何疏忽。”17日深夜,李承晚下令,以“就地釋放”為名,將“聯合國軍”設在南朝鮮的第5、6、7、9號戰俘營大門敞開,當即“逃出”戰俘2。5萬餘人,並被編入南朝鮮的武裝部隊。彭德懷得知這一情況後,即到毛澤東處對停戰簽字前後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處置辦法談了他的意見。
6月19日,彭德懷由北京起程赴朝,準備參加停戰簽字。20日趕到平壤與金日成商談,彭德懷主張再打一仗,以打擊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