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2 / 4)

小說:彭德懷傳 作者:蝴蝶的出走

。但須看此役結果。如能殲滅偽軍兩三個師及美軍一部,估計敵人不僅不要‘三八線’,還有可能放棄漢城,退守南漢江。此役在部隊中動員,強調越過‘三八線’的政治意義(實際上政治意義不大),而佔領‘三八線’後,又不要‘三八線’還須作一番解釋。我意既已佔領了,如無其他特別原因就佔領之,不去威脅漢城,讓敵佔領。如敵像平壤一樣,自動放棄漢城,即令人民軍一軍團前往佔領,志願軍撤至‘三八線’以北,就糧整補等。妥否盼示。”翌日,毛澤東覆電同意彭德懷的方案。

1950年12月31日,在朝鮮北部成川郡君子裡一個大礦洞內,中朝聯軍指揮部格外緊張忙碌,但不是為了迎接1951年元旦,而是為迎接一場幾十萬大軍投入的進攻戰役。時針越來越向攻擊時間接近,彭德懷低著頭,在礦洞內來回踱步,第三次戰役的作戰部署是否得當,將在今夜見分曉。

下午5時,沿“三八線”兩側風雪交加,白茫茫一片。突然,炮聲震天動地,中朝聯軍30多萬人分左、右兩個縱隊,向西起臨津江,沿漢灘川及“三八線”一帶的“聯合國軍”陣地發起猛烈進攻。正在平壤附近舉行新年招待會的金日成得報,當即舉杯祝賀戰役勝利,與會者報以熱烈的掌聲,並向中國駐朝使節敬酒祝賀。①

這天夜裡,風狂雪大,氣溫驟降。各軍根據彭德懷預定的攻擊目標英勇突擊。戰士冒著敵人的猛烈炮火,徒涉冰水迅速突破臨津江,登上灘頭,搶佔了“聯合國軍”的炮兵陣地,敵人頓時慌亂一團,不戰而逃。這次戰役是中朝聯軍向預有防禦準備的“聯合國軍”發起的大規模進攻戰役。自除夕之夜至元旦拂曉前,右縱隊的三十九軍突入敵人防禦縱深10公里,四十軍突入12公里。三十八軍至元旦中午突入敵人縱深20公里。左縱隊四十二軍、六十六軍攻佔了敵方陣地。中、朝軍隊大膽穿插分割,英勇突擊,將敵軍整個防禦部署打亂。

在中朝聯軍的攻勢下,“聯合國軍”十幾萬人擁擠在漢江北岸背水作戰,深怕再陷於被殲之命運,1月2日開始全線撤退。彭德懷當即命令左右兩路縱隊乘勝轉入追擊。消滅了拼命南逃的南朝鮮一、二、五、六師和美軍二十四、二十五師,英軍二十九旅等零散士兵各一部。“聯合國軍”前線指揮官、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李奇微在戰後回憶當年向南潰退的情景時寫道:“元旦上午,我驅車由北面出了漢城,結果見到了一幅令人沮喪的景象。南朝鮮士兵乘著一輛輛卡車,正川流不息地向南湧去。他們沒有秩序,沒有武器,沒有領導,完全是在全面敗退。有些士兵是依靠步行,或乘著各種徵用的車輛逃到這裡來的。他們只有一個念頭——逃呀!逃得離中國軍隊愈遠愈好。他們扔掉了自己的步槍和手槍。丟棄了所有的火炮、迫擊炮、機槍以及數人操作的武器。我知道要想制止這些嚇破了膽計程車兵大規模潰逃,那是枉費心機的。”①

1976年南朝鮮出版的《韓國戰爭史》,則對美、英等國軍隊的潰退也作了淋漓盡致的描述:“聯合國軍士兵扔掉所有重炮、機關槍等支援火器,爬上卡車向南疾駛。車上的人擠得簡直連個小孩子都不能再擠上去了,甚至攜帶步槍的人也寥寥無幾,他們只有一個念頭,把那可怕的敵人甩掉幾英里!拼命跑呀!控制不住的‘後退狂’迅速蔓延開了。”

在中朝聯軍的猛烈進攻下,美、英、土耳其軍和南朝鮮軍隊經過兩天敗退,潰不成軍。1月3日,“聯合國軍”前線指揮官李奇微通知南朝鮮總統李承晚,說他已下令於當天下午3時開始自漢城撤退,並由他自己親臨漢江大橋橋頭指揮。李奇微竟給第八集團軍官兵下令:如果南朝鮮難民爭奪漢江大橋,影響其撤退,就開槍射擊。

1月3日下午,志願軍司令部的情報參謀跑來向彭德懷報告說:“剛才收聽到美國無線電報話機裡傳出要撤離漢城的對話。”彭德懷立即下令向漢城進擊。1月4日中午,志願軍三十九軍一一六師和人民軍一軍團佔領了漢城。為防止敵人向漢城反攻,彭德懷決定一鼓作氣,逼退漢江南岸之敵,下令以人民軍一個師留守漢城,主力於5日渡過漢江。志願軍五十軍一部控制漢江橋,主力搶佔了漢江南岸灘頭陣地。這時,彭德懷考慮不能追擊過遠,即電令中朝軍隊如敵繼續南逃,則尾追至“三七線”即停止待命。中朝聯軍於1月5日到8日相繼攻佔金浦、橫城、原州、驪州、水原、利川和西海岸的仁川港,一直將“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驅趕到“三七線”附近。

這次戰役,中朝軍隊共9個軍30多萬人,冒著狂風大雪和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在冰天雪地裡,忍飢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