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1 / 4)

小說:彭德懷傳 作者:蝴蝶的出走

6月19日,獨五師師部開抵平江,縣長劉作柱、清鄉督察員楊鵬翼、挨戶團主任黃思岑等一夥官紳興高彩烈,到城西10裡恭迎,稱師長周磐為“平江七十萬民眾的再生父母”,向周磐獻花、贈旗,周磐頗為自得。

周磐在平江反動官紳的簇擁下進入縣城,彭德懷騎馬隨周磐之後,目睹一切,深感這次獨五師來平江換防不同尋常。抵近城樓,抬頭一望,幾顆人頭懸掛在城牆上。劉作柱等人的罪惡,彭德懷雖已先有所聞,但如此兇殘,使這個熱血的青年團長仍不禁頓時怒火中燒,進城後就直去駐景福坪的一團團部,找到打前站的李燦、張榮生等,詳細詢問平江局勢。李燦報告說,湖南反動當局於5月設定清鄉督辦署,將全省劃分5個區,千江屬於第一區,代理長官為張輝瓚;各縣設清鄉委員會,由挨戶團擔當“清鄉”任務。縣長劉作柱極其反動,督催清鄉隊到農村抓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幹江城監獄裡關著貧苦農民和青年學生近千人,月池塘刑場幾乎天天都在殺人。全縣處在白色恐怖之中。

彭德懷召集一團黨員緊急會議,研究如何使奉調來平江鎮壓革命的獨五師一團變成保護革命的—團,決定組織前站人員下營連,向士兵講述縣署的暴虐行徑,發動士兵反對清鄉隊捉雞、殺豬、牽牛等土匪行為,號召士兵會會員起積極作用,監督反動民團,不准他們殘害民眾。

為了掩人耳目,一團不得不例行公事出動“清鄉”。其實,只是去鄉下走走,動員被迫背井離鄉的農民返回家園,從事農耕。有時向空中放槍,或有意散落一些子彈,讓游擊隊拾去。群眾十分驚訝,紛紛議論:沒有見過這麼好的隊伍!這樣,一團進駐平江五六天後,逃走的農民又陸續回鄉種地了。

46年後,即1974年9月,彭德懷專案組去平江調查彭德懷團的“清鄉”反動活動問題,他們聽到的卻是平江父老的交口稱讚:

“彭德懷的部隊調到平江縣是執行清鄉任務的,但在清鄉時,故意朝天放槍,將子彈丟在地上。”

“彭德懷的部隊對群眾的態度,都反映是好的,不打人,不罵人,不到群眾屋中去,借東西送還,有時還幫助群眾車水,擔東西。”

“聽有人說,他的部隊明裡是國民黨的,暗裡是共產黨的,有的地主也這樣說。”

獨立五師到平江駐防不久,周磐和平江官紳的往來應酬,就頗為密切。6月底,周磐設宴答謝平江官紳,與會者爭先為周磐敬酒頌德。腦滿腸肥的清鄉委員會主任、地主兼茶商張挺站起來,又一次稱周磐是“解民於倒懸的再生父母”,敬酒說:“端賴師座的鼎力相助,本縣才得以維持安寧。平江遍地是匪,走出縣城五里之外,貴師隨便捉一個人殺掉都不會錯。”其言外之意,對一團到平江後未殺人不滿。酒席上氣氛為之一變。彭德懷冷笑一聲說:“照張先生這樣說,平江有幾十萬人可殺啦!”又問張挺:“據我看,如果平江真有這麼多共產黨人,與張先生有關。你的民團清鄉隊,到處殺豬牽牛,隨便捉人殺人,弄得十室十空,比土匪更甚,張先生能辭其咎嗎?”③張挺瞠目結舌,無言以對。其他人等,面面相覷。周磐兩頭敷衍說:“真正的土豪劣紳要打倒,良民正紳要保護。”④一場宴會從觥籌交錯到劍拔弩張,不歡而散。

彭團長怒斥張挺的事傳到一團,官兵都說痛快,唯獨張榮生等在黨員會上埋怨彭德懷不該意氣用事,要是暴露了,會誤大事。彭德懷接受批評說,這是自己第一次聽到黨內真誠的批評,十分感動。

一團到平江後,士兵們目睹反動派殘殺工農群眾的罪行,在黨的秘密工作下,由同情工農,發展到傾向工農,傾向革命。三營駐紮在北門城關外,城外錯樹坪為三營操場,也是反動當局的刑場。革命者在刑場上高呼口號,大義凜然,深深感動了士兵,引起他們對革命的同情和對國民黨的仇恨。有時,彭德懷向士兵講話,也揭露統治者的反動本質,讚揚烈士的犧牲精神,用事實說明游擊隊不是土匪,是農民的自衛隊,我們不能同他們作戰。挨戶團押綁群眾來行刑,九連連長黃純一幾次率領全連出操佔據刑場,阻其動手。夜間,士兵在縣城張貼“打倒屠殺工農的土豪劣紳”等標語,以示抗議。工農群眾的鬥爭精神,激勵教育了一團士兵,他們的立場逐漸轉移到工農群眾這方面來。

彭德懷在建議周磐辦隨營學校,並推薦黃公略等人到隨校任職後不久,共產黨就控制了隨營學校。為將全團要害部門和主管營、連兵權掌握在共產黨員手裡,彭德懷將南、華、安特委派來的共產黨員鄧萍安排在一團,團部任書記官;又提升張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