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夜,第一、二縱隊向寶雞之敵軍發起總攻擊,至26日全殲守敵,佔領寶雞。整編七十六師師長徐保重傷被俘,第二天斃命。繳獲的武器彈藥、軍用物資堆積如山。
西北野戰軍南渡徑河,切斷西蘭公路,蔣介石、胡宗南聞訊大為震驚。按照蔣介石的命令,胡宗南急電延安守敵棄城南撤,以縮短防線。4月21日拂曉,何文鼎率整編第十七師南逃。被敵人佔領一年一月又二天的民主革命聖地延安,重新回到人民手中。彭德懷以外線進攻,逼敵自撤的戰略意圖順利實現了。延安城內外一片歡騰。路口、崖畔、窯頂、街頭,到處是歡呼的人群。幹部和鄉親們興奮地互相道賀:“延安,我們回來了!”
在彭德懷率部西進後,蔣介石也看到,西北野戰軍的正規部隊遠離解放區,處境不利,乃命令胡宗南“徹底以大軍輕裝尾匪窮追,不使稍有喘息之能力,尤應不分界域越境追擊,馬繼援部應協力向西南堵擊,務將匪軍完全殲滅”,各部“勿因補給與疲勞遲滯行動”。根據蔣介石的命令,胡宗南急調裴昌會率所部配合馬步芳之整編八十二師共11個旅兵力,分兩路馳援寶雞。當時,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彭德懷決心在運動中再殲敵幾個旅。他部署六縱隊教導旅於長武、彬縣(原那縣)地區轉入機動防禦,保障主力右側後之安全;四縱隊及二縱隊之獨六旅在武功至鳳翔地區轉入機動防禦,保障主力左側後的安全。但四縱隊在扶風杏林鎮地區的防禦,兵力分散,被裴昌會兵團突破陣地。27日,裴部經岐山西進,直逼寶雞。與此同時,馬步芳的整編八十二師突破了教導旅的長武、亭口陣地,向崔木鎮急進。寶雞地區的野戰軍主力反處於敵人左右夾擊的不利形勢。一、二縱隊更陷於背水側敵的被動地位。既無時間準備以粉碎敵軍的反突擊,也搬不走在寶雞繳獲的物資。為擺脫敵人,彭德懷果斷命令部隊,在28日拂曉前撤出寶雞,向隴東轉移。
27日這天,彭德懷率野戰軍司令部駐在鳳翔南的屈家山村。與胡宗南的先頭部隊相距只有幾十裡,前線的槍炮聲已依稀可聞。司令部的工作人員為了彭德懷的安全,極力催促他轉移。他卻巋然不動,命令電臺繼續工作。他為四縱隊抗擊不力而震怒,為足夠野戰軍使用兩年的彈藥物資未能大量運走而痛惜。更重要的是,他需要當機立斷,使野戰軍主力迅速擺脫危險的處境。當天,野戰軍攻克寶雞的部隊未料想敵軍驟至,正分散做群眾工作,運送和處理戰爭物資。彭德懷讓電臺叫通每一個縱隊,親自佈置撤離的路線和集結地區,交代一、二縱隊:集中一個團、撤一個團,集中一個旅、撤一個旅。這時天己漸黑,野司一些單位已準備出發。但有個部隊的電臺未聯絡上。從傳來的槍炮聲判斷,敵人更為逼近了。彭德懷揹著手踱來踱去,決然說:“電報發不出去不能走!”警衛營緊急挖工事警戒,隨時準備投入戰鬥。彭德懷把警衛員的左輪手槍要去,帶在身上,說:“只要部隊撤出去,我個人沒什麼。我還可以帶警衛營打游擊。”直到給各縱隊的緊急電報發完後,他才讓撤天線,率司令部向北轉移。28日中午,彭德懷向中央軍委報告了撤出寶雞及今後行動計劃,準備提前實現第二步,轉向隴東。中央軍委覆電:你們的行動由你們按情況臨時決定。
西北野戰軍左路阻援未成,右路抗擊也受挫。馬步芳部非常猖狂,整編八十二師又一再襲擊六縱隊教導旅,至29日進佔舊永壽縣、構(旬)邑及彬縣,截斷野戰軍與陝甘寧根據地的聯絡,繼續向麟遊地區急進。由於東面的裴昌會兵團兵力集中,野戰軍不易捕捉戰機。彭德懷於5月1日率主力北上,以擺脫被動,尋機消滅八十二師。3日夜晚,透過西蘭公路,涉過徑河繼續北進。這時裴昌會部一改過去密集方陣推進,實行數路並進長追不捨的戰術,在其途經地區不留兵守備,企圖挾其優勢兵力圍殲西北野戰軍主力。
鑑於胡宗南部尾追不放,馬步芳部積極配合,敵人的兵力佔明顯的優勢,預定各個殲滅整編八十二師的計劃無法實現。彭德懷率西北野戰軍主力向東轉移,於5月12日轉移至老解放區馬欄、轉角、高王鎮地區,才完全擺脫了敵軍的追堵。
從挺進西府到轉向隴東,在1個月裡,彭德懷率領西北野戰軍轉戰1500餘里,取得了重大勝利,也受到相當損失。他清楚地看到部隊存在的一些問題,必須切實地加以解決。5月15日,彭德懷和張宗遜、趙壽山致電各縱首長,指出此次出西府的行動中有嚴重缺點,在戰役上、戰術上犯了某些錯誤,主要原因是輕敵(亦有怕敵者),造成個別縱隊的相當損失。“我們確定徹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