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虎泉、龍洞等處,注入護城河,最終流向北園,一部分注入小清河,向大海流去。因此,北園成了水鄉,到處荷塘密佈,碧波瀲灩。風乍起,吹皺一塘清水。無風時則如一片明鏡,可以看到二十里外的千佛山的倒影。有人懷疑這種說法,最初我也是懷疑派。後來我親眼看到了,始知此語非虛。塘邊綠柳成行。在夏天,綠葉葳蕤,鋪天蓋地,都是綠霧,彷彿把宇宙也染成了綠色的。雖然不能“煙籠十里堤”,也自風光旖旎,悅人心目。記得叔父有一首七絕:
楊花流盡菜花香,
弱柳扶疏傍寒塘。
蛙鼓聲聲向人語,
此間即是避秦鄉。
雖然寫的是春天的景色,完全可以舉一反三,看看北園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白鶴莊就是處在綠楊深處,荷塘環繞的一個小村莊。高中所在地是村中的一處大宅院。當年初建時,據說是一個什麼醫學專科學校,後來關門了,山大高中初建就選定了這一座宅院作校址。這真是一個唸書的絕妙的好地方。我們到的時候,學校已經有三年級一個班,二年級一個班,我們一年級共分四個班,總共六個班,學生二百餘人。
教員隊伍
高中是公立的學校,經費不發生問題。因此,師資隊伍可謂極一時之選,遠非正誼中學所可比。在下面,我先把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幾位老師簡要地介紹一下:
鞠思敏先生
在回憶正誼中學的時候,我已經寫到了鞠思敏先生,有比較詳細的介紹,我在這裡不再重複。
在正誼中學,鞠思敏先生是校長,不教書。在北園高中,他是教員,講授倫理學,仍然兼任正誼校長。他仍然穿著一身布衣,樸素莊重。他仍然是不苟言笑。但是,根據我的觀察,所有的教員對他都十分尊敬。從輩分上來講,他是山東教育界的*。其他教員都可能是他的學生一輩。作為講課的教員,鞠先生可能不是最優秀的。他沒有自己的講義,使用的課本是蔡元培的《中國倫理學史》,他只是加以闡發。講話的聲調,同在正誼每週一訓話時一模一樣,不像是懸河瀉水,滔滔不絕,沒有什麼抑揚頓挫。但是我們都聽得清,聽得進。我們當時年齡雖小,但是資訊還是靈通的。每一位教員是什麼樣子,有什麼德行,我們還是一清二楚的。鞠先生的過去,以及他在山東教育界的地位,我們心中都有數。所以學生們都對他表示出極高的敬意。
祁蘊璞先生
在山東中學教育界,祁蘊璞先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他大概畢生都是著名的一中的教員,講授歷史和地理。在歷史和地理的教學中,他是狀元,無人能出其右者。
在課堂上,祁老師不是一個口才很好的人,說話還有點磕巴。他的講義每年都根據世界形勢的變化和考古發掘的最新結果以及學術界的最新學說加以補充修改。所以他教給學生的知識都是最新的知識。這種做法,不但在中學是絕無僅有,即使在大學中也十分少見。原因就是祁老師精通日文。自從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最積極地,最熱情地,最及時地吸收歐美的新知識。而祁先生則訂有多種日文雜誌,還隨時購買日本新書。有時候他把新書拿到課堂上給我們看。他怕沾有粉筆末的手弄髒了新書,戰戰兢兢地用袖子託著書。這種細微的動作並沒能逃過我的眼睛。可以看到他對書籍是怎樣地愛護。如果是在今天的話,他早已成了什麼特級教師,並會有許多論文發表,還結成了多少集子。他的大名會出現在什麼《劍橋名人錄》上,還有花錢買來的《名人錄》上,堂而皇之地印在名片上,成為“名人”。然而祁先生對這種事情他決不會幹。他讀新書是為了教好學生,沒有今天學術界這種浮躁的學風。同今天比起來,那時候的人實在是淳樸到可愛的程度了。
回憶北園山大附中(2)
上面曾說到,祁先生不是一個口才很好的人,還有點磕巴。他講課時,聲調高揚,語音鏗鏘,但為了避免磕巴,他自己發明了一個辦法,不時墊上三個字shi lin la,有音無字,不知道應該怎樣寫。乍聽時,確實覺得有點怪,但聽慣了,只需在我們耳朵中把這三個音刪掉,就一切正常了。
祁老師教的是歷史和地理。他關心國家大事,關心世界大事。眼前的世界形勢隨時變動,沒有法子在正課中講。他於是另在課外舉辦世界新形勢講座。學生中願意聽者可以自由去聽,不算正課,不考試,沒有分數。先生講演,只有提綱,沒有寫成文章。講演時指定兩個被認為文筆比較好的學生做記錄,然後整理成文,交先生改正後,再油印成講義,發給全體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