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的身軀相當矮,學生就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做“×豆”,是非常低階,非常骯髒的。但是,這些十七八歲的大孩子毫無汙辱之意,我們對劉老師還是非常敬重的,由於我有尚實英文學社的底子,在班上英文是絕對的狀元,連跟我分數比較接近的人都沒有。劉老師有一個習慣,每當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他自己先不答覆,而是指定學生答覆。指定的順序是按照英文的水平的高低。關於這問題他心裡似乎有一本賬。他指定比問問題者略高的人來答覆。如果答覆不了,他再依次向上指定學生答覆。往往最後是指定我,這算是到了頭。一般我都能夠答覆,但也有露怯的時候。有一次,一個同學站起來問:not at all是什麼意思。這本來不能算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但是,我卻一時糊塗油蒙了心,沒有解釋對,最後劉老師只好自己解答。 。 想看書來
回憶北園山大附中(4)
尤桐先生
教英文。聽口音是南方人。我不記得他教過我們班。但是,我們都很敬重他。1928年,日寇佔領了濟南,高中停辦。教師和學生都*雲散。我們聽說,尤先生還留在學校,原因不清楚。有一天我就同我的表兄孫襄城,不遠十里,來到白鶴莊看望尤老師。昔日喧騰熱鬧的大院子裡靜悄悄的,好像只有尤老師和一個工友。我感覺到非常淒涼,心裡不是滋味。我們陪尤老師談了很久。離開以後,再沒有見過面,也不知道他的下落。
大清國先生
教經學的老師。天底下沒有“大清國”這樣的姓名,一看就知道是一個諢名。來源是他經常愛說這幾個字,學生們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乾脆就叫他“大清國”,結果是,不但他的名字我們不知道,連他的姓我也忘了。他年紀已經很大,超過六十了吧。在前清好像得到過什麼功名,最大是個秀才。他在課堂上講話,張口就是“你們民國,我們大清國,怎樣怎樣……”“大清國”這個諢名就是這樣來的。他經書的確讀得很多,五經、四書,本文加註疏,都能背誦如流。據說還能倒背。我真不知道,倒背是怎樣一個背法?究竟有什麼意義?所謂“倒背”,大家可能不理解是什麼玩意兒。我舉一個例子。《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倒背就是“之習時而學……”這不是毫無意義的瞎胡鬧嗎?他以此來表示自己的學問大。他對經書確實很熟,上課從來不帶課本。《詩》、《書》、《易》、《禮》他都給我們講過一點,完全按照註疏講。誰是誰非,我們十幾歲的孩子也完全懵然。但是,在當時當局大力提倡讀經的情況下,經學是一門重要課程。
附帶說一句,當時教經學的還有一位老師,是前清翰林,年紀已經八十多,由他的孫子講注。因為沒有教過我們,情況不瞭解。
德文老師
德文不是正課,是一門選修課。所以不大受到重視。教德文的老師是膠東人,方面大耳,留著一撮黑鬍子,長得很像一個德國人。大概在青島德國洋行裡做過什麼事,因而學會了一點德文,所以就被請來教我們德文。我選了這一門課,可惜連他的姓名都沒有記住,他也沒有諢名。他的德文大概確實很有限,發音更差。他有一次在課堂上大聲抱怨,有人說他發音不好。他把德文的gut(好,英文的good)讀為“古吃”。這確實不是正確的發音,但是他卻憤憤不平,滿面慍色。德文課本用的是一個天主教堂編的。裡面的漢語陳腐不堪,好像是前清時代編成的,一直未改。這位德文教員,德文雖然不怎麼樣,雜學卻有一兩下子。他專門蒐集十七字詩,印成了一本書,完全自費,他送給我一本。因為滑稽有趣,我看了一遍就背住了一些首,直至七十年後的今天還能成誦。我舉一首,以概其餘:
發配到雲陽
見舅如見娘
兩人齊下淚
三行
因為這位舅父瞎了一隻眼。我當時在家中頗受到歧視,心有所感,也作了一首十七字詩:
叔嬸不我愛
於我何有哉
但知盡孝道
應該
沒有多少趣味,只是略抒心中的不平而已。這一首詩曾惹得叔父的親女兒秋妹的不滿。
王老師
教諸子的老師,名字忘記了,北大畢業,戴一副深度的近視眼鏡。書讀得很多,也有學問。他曾寫了篇長文《孔子的仁學》,把《論語》中講到“仁”的地方全部蒐集起來,加以綜合分析,然後得出結論。此文曾寫成講義,印發給學生們。我的叔父讀了以後,大為讚賞,可能是寫得很不錯的。但是此文未見發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