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2 / 4)

小說:歷史選擇了毛澤東 作者:痛罰

,很少有人半途離去。此外,另兩部分人則是安源工人和瀏陽農民。這支七百多人的隊伍,成了毛澤東畢生事業的最初基礎,成了燎原之火的最初的火星。

這支隊伍的核心,是一批大學生,成了毛澤東手下的骨幹。內中有:何挺穎,一九二五年入上海大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北伐戰爭,二十二歲。伍中豪,也是二十二歲,一九二二年入北京大學,同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五年考入黃埔軍校,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北伐。

何長工,二十七歲,一九二二年留法勤工儉學時加入少年共產黨,同年轉為中共黨員。一九二四年任中共湖南省委華容地委常委兼軍事部長。此外,大學生中還有不少英才,如羅榮桓,中山大學學生,後來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元帥;宛希先,黃埔軍校畢業生;張子清,湖南講武學校畢業。

秋收起義時,毛澤東手下是一個師的兵力,下轄四個團。到了三灣村,毛澤東手下只剩一個團的兵力,遂縮編為團,稱“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長為陳浩,黨委書記何挺穎。下轄兩個營及特務連、軍官連、衛生隊和輜重隊。

在三灣改編時,毛澤東制定一項重要原則,即“黨指揮槍”,把軍隊置於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之下。他在每一個連隊,設立中共黨支部,設黨代表。當時十個連隊的黨代表,有七人是大學生。毛澤東曾說:“紅軍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毛澤東:《井岡山的鬥爭》,《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六十五至六十六頁,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

第二部分:井岡風雲收編“綠林”袁文才

毛澤東完成三灣改編之後,十月三日,率部到達寧岡縣古城。寧岡縣就在井岡山下,再跨一步,就可以進入井岡山了。此時,一道棘手的難題擺在毛澤東面前:井岡山上下,有兩股土匪,怎麼辦?只有兩種方法,一是力取,二是智取。很多人主張力取。這兩股土匪,不過百把人,幾十條槍,倘若用武力解決,輕而易舉。

毛澤東表現出他的過人之處。他力主智取文攻。他幼時熟讀《水滸傳》,同情劫富濟貧的綠林好漢。在他看來,這些“山大王”可以引作同盟軍。再說,那兩股土匪是本地人,消滅了他們,也就埋下仇恨的種子,使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立足不穩。毛澤東初顯他的統戰才略……那兩股土匪,頭目分別為袁文才和王佐。袁文才駐紮在山下的寧岡茅坪,王佐則在山上的井岡山茨坪,山下山上互相呼應,成為犄角之勢。兩人結為拜把兄弟,唇齒相依。袁文才此人,二十九歲,寧岡茅坪馬源坑人。他幼時念過私塾,有點文化。寧岡茅坪附近,有座半岡山。袁文才十九歲那年,半岡山上的胡亞春等人嘯聚山林,組成一支“馬刀隊”。所謂“馬刀隊”,是因為他們沒有槍,只有梭標馬刀。“馬刀隊”以“吊羊”為生。“羊”,土豪也。“吊羊”,也就是綁架土豪作為人質,索以鉅款。袁文才也參與“馬刀隊”的“吊羊”,加入綠林。因為他有文化,所以後來成了“馬刀隊”的參謀長,以至成為首領。

毛澤東來到寧岡古城時,一位特殊的人物前來求見。此人穿著一身西裝,只是未系領帶。在那山溝溝裡,此等洋派的人物極為鮮見。他年僅二十二歲,本地人,名喚龍超清。此人乃富家子弟,曾由小縣城寧岡到江西省會南昌求學。兩年前,他在南昌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出任國民黨南昌市黨部組織部長。開始北伐時,他受中共派遣回鄉發動群眾,迎接北伐,而他回鄉的公開身份卻是國民黨特派員。他回到寧岡後,擔任中共寧岡支部書記。

龍超清跟袁文才有舊,曾與袁文才結拜為生死之交。一九二六年九月,他策動袁文才在寧岡舉行暴動,任命袁文才為“寧岡縣農民自衛軍總指揮”,並吸收袁文才加入中國共產黨。毛澤東率部抵達寧岡,自然使龍超清歡天喜地。經過這位穿西裝的青年介紹,毛澤東得知袁文才原是中共黨員,收編他的部隊也就容易得多。龍超清說及,袁文才眼下最缺的是槍。毛澤東當即慷慨答應,送一百零八枝槍給袁文才。龍超清當即把喜訊轉告袁文才。“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向來講究義氣的袁文才,也就答應送給毛澤東部隊六百塊大洋。如此這般,“山大王”袁文才投靠了毛澤東。這樣毛澤東的“文攻”,取得了第一步勝利。袁文才主動請求毛澤東派中共黨員前去訓練他的部隊。毛澤東派出了徐彥剛、遊雪程、陳伯鈞前往袁部。幾個月後,袁文才部隊接受改編,加入了中國工農革命軍。收編另一個“山大王”王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