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和田玉雕琢的密宗佛教造像,也有紅藍寶石、鑽石打造的各種首飾,外加金爐、金盤、金盞、金盃、金勺、金筷等各種造型不同的黃金製品。
雖然它們個頭都不怎麼大,但劉東卻從中數出了各種寶石、玉質、金質佛教造像168座,各種不同材質的黃金用器367件,首飾422件!
等劉東把這些拿乾淨,然後又揭開了九層完全用黃金編織圖案精美的黃金被後,元昭宗‘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的屍骨終於出現在劉東的面前。
不過,儘管這麼說,但在劉東面前出現的卻並不是屍骨。而是有些乾癟的,身穿蒙古皇帝服飾,而且臉部帶著黃金面具,手上帶著金絲手套,只能從服飾之間縫隙處看到隱隱白骨的屍身。
元昭宗的帝服用了元代大名鼎鼎,而且極有特色的‘納石失’技術。
這是一種在漢族織金基礎上,結合古代波斯加金技術,綜合了兩者優點的新式織金技術。更形象的可以解釋為,一種用金線顯示花紋從而形成具有金碧輝煌效果的織錦。
也正因為集合了彼此的優點,也讓元代絲織的絲織品中以織金最有名,稱之為“納金石“,也叫“織金錦“。
在元昭宗的屍身上,無論是服飾,還是腰間的束帶,以及手套和靴子都是這種‘納石失’技術的產物。
唯有頭頂的笠子帽和臉上覆蓋的黃金面具是真的實體黃金。
雖然圖坦卡蒙黃金面具精美和珍惜世界聞名,但全世界也並不是只有埃及人死後才在臉部覆蓋黃金面具。
就劉東所知道的,遼代貴族都喜歡在死者臉部附以黃金面具,沒想到蒙古皇族也有這種傳統。
而且相比國內現在已經出土的幾張遼代黃金面具,元昭宗的這具黃金面具在大小上區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