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五月四日,大軍至於河間。
行軍過程中,經過打探知曉此處為袁紹重點經營,有兵力五萬餘人後,幽州王下令調趙雲輕騎軍團北上,援助先鋒呂布,先攻易京,再轉而攻擊中山國。
我很不明白幽州王為什麼會這般調動,如果說拿下易京,可完全解除後顧之憂,那麼再攻擊盤據於中山一帶的黑山軍主力,多少便有些招惹數方,成為眾矢之的感覺。
見到大軍暫時只是重圍河間而不攻,我找機會詢問了幽州王,他的回答令我十分尷尬和意外——
“拜令師所賜,此時天下間並無與孤有共同利益者,為求儘速結束戰爭,惟有以實力勝之。既然現時各方勢力與我而言皆是敵手,那麼表現出無人能單獨敵對強勢,使得對手們為求生存暫結為盟,合併實力再來決戰,便是惟一能夠短時間內成功方法。”
原來如此,聽完的我不僅明白了其中緣由,更是第一次清楚地發現相對於幽州王這般超卓人物,我自己那點本事,頂多算是有點小聰明,卻是上不得檯面。
然而就憑著我的能力,也能猜出如此作法之下,哪怕幽州本身強盛之極,面對諸侯聯手,勝負之數也僅在兩可之間。若是再有其它變數摻雜,結果就更難說了。
這一刻,我清楚地明白若不是師尊這個變數出現,若是再給幽州王三到五年時間,這個世道,沒有萬一,而是必然將會被他順利統一。我想起少時那一段極短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