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姥爺將村子這幾年發生的一系列詭異的事情都一一告之。
和尚聽過之後嘆了一口氣,說‘罷了罷了,此事也怨不得你,即使換做他人也未必相信我當日所說的話。我念在你一心為民,也就不難為你了。其實今天的結果也早在我預料之中,這一切,早就有了定數’
和尚將姥爺引進內堂,斟上茶水,在香爐緩緩升起的煙霧中,給姥爺講起了事情的始末。
‘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一個傳說說起。’
傳說龍生九子,其中長子贔屓,善載重,性喜水,天生神力。現在多見於古代各種墓碑之下,取長壽,吉祥之意。
民間相傳,太古時期,贔屓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中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受大禹之命,推山挖溝,疏通河道,為治水做出貢獻。大禹怕贔屓又重蹈覆轍,所以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放在贔屓的背上,使其不得隨意行走。
贔屓心生怨念,馱著石碑潛進大海中,不再現身。贔屓在離開後,將自身的怨魂附在了每一個分身之上。也就是被深埋墓中的每一個石碑之上,遇水興風,遇人作浪。帽兒山是塊寶地,對於活人來說可能不是,但作為墓地來說絕對風水絕佳。帽兒山本身就不積水,山上融水向四周流淌。四周百里又不見水區,墓室的儲存就更加容易。至於這山下有什麼,想必你也不知道吧’
和尚說完,看姥爺一臉困惑的表情,就問到‘怎麼?事到如今你還是不信?’姥爺慌忙搖頭‘不是,不是,我只是想到當年平墳時,帽兒山地下挖出的百條青蛇,不知是否有關?’和尚不語,只是點點頭‘確實有關,不過你們當日看到的並不是青蛇,而是幻影’
‘幻影?’姥爺不太明白。
‘還記得第一鏟子下去之後,地下升起那縷青煙嗎?’姥爺點點頭‘那便是障眼法了’和尚繼續說。青蛇本是幻影,目的就是不讓人平帽兒山。
‘寺中流傳下來的寺志中記載,帽兒山地下本是一座東周時期的燕國墓。墓主人生前不算是達官顯貴,但也是書香門第。按理說壽終正寢,生前並無冤屈,死後墓中不該有煞。可錯就錯在他這墓中石碑的擺放位置。我們都知道,古代出土的石碑大部分底座都會有一個類似於龜的東西來擎住石碑,那個似龜非龜的東西就是贔屓。在墓中,石碑的擺放位置及其的講究。一般擺放在棺尾,男左女右。不知墓主人生前是否得罪了風水師,帽山腳下的這座墓卻將石碑放在了棺首,左右各一個。活生生將一個極佳風水的墓穴變成了一塊凶地。
石碑下的贔屓,承接了怨氣,又因擺放位置不對被弄得陰陽顛倒。從而煞氣更重。贔屓性喜水,遇水則興風作浪,使得帽兒山陰氣極重,山腳下的水庫一修,更是給了贔屓興風作浪的好機會。’
姥爺聽得目瞪口呆,一時間不知作何反應。這超出了他的理解範圍,也完全不在他的接受範圍之內。可事到如今又不得不信。
‘大師當年路過我家,看見我便說我此生不應與水結緣,此話又是為何?
‘貧僧只是化緣路過那個村子,恰巧之前在寺志上看到過那山下有一兇墓,不宜近水。你又是一方之主理應有所作為,才提醒一句。而且,自古眉心有紅痣的人都是絕水之相,雖不知為何,但卻有此傳聞。’
‘都怪我一意孤行,村裡的人才落得這下場,這村子裡上下幾十口人命真應了大師當年說的話,造孽啊造孽。只是不知道,可否還有解決的辦法?’
和尚嘆了口氣,搖搖頭說‘這是一個輪迴,逃不掉的’;姥爺手中的茶杯一下子摔落在地‘難道,難道村子裡的人都不能倖免?’
‘贔屓這東西不好說,雖是神獸,但怨氣太重,帽兒山本就是凶地,偏偏山腳下修了一個水庫,這更給了它興風作浪的機會。村子裡的人就是它惡作劇的犧牲品。’
姥爺吸了一下鼻子,把臉埋到了手掌‘真的就沒辦法了嗎,與其我親眼看著自己造的孽,還不如我先死了,我真的沒辦法了’
和尚走到了窗邊,看著窗外說‘村子裡的人並沒有死,他們只是被困住了’
姥爺抬起頭,好像聽到了一線希望。
‘贔屓透過水庫將村子裡的人捲走,困在了往生門內。換句話說,往生門就是一個平行時空。那些人在這個平行時空內活著,沒有感情,沒有記憶,就只是活著而已。’
姥爺站起來激動地說‘那是不是隻要我能把他們從那裡帶出來,他們就能活過來’
‘我也不確定,但是我們現在已經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