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算是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這金絲楠木,在古代,金絲楠木雖然不是平民百姓能用的起的,但也不是極稀罕的玩意。故宮裡的金絲楠木大殿,每根柱子都有兩三個我這麼粗。金絲楠木千年不腐,又有防蟲奇效,是中國特有的名貴木材。現在市面上假的居多,想要買到可以做棺材的正宗的金絲楠木還是得費很大力氣的。
還有一天就到了姥爺下葬的時間了,我上哪去找這金絲楠木。我打給了我北京的同事,聯絡到的賣家都遠在千里之外,幾天之內是肯定郵不過來。我握著手機正一籌莫展,父親嘟嘟囔囔的從後院走了出來。‘那麼粗的一截木頭擺在那,幾個人都抬不動,怎麼收拾裡面的東西啊’父親有些不耐煩的說。
‘木頭?’我看了看後院,聯想到老爺的信,突然有了思路。
‘爸,木頭在哪?快帶我去看看’父親被我的大驚小怪下了一跳。
父親帶我走到了後院,一截幾人粗的木頭被放倒在倉房裡,落了不少的灰。我摸了摸,果然是金絲楠木沒錯。原來姥爺早就將一切都準備好了,金絲楠木從何而來我不得而知,只是對我們不在的這二十年究竟發生過什麼更加好奇。
姥爺交代的事趕在下葬之前都完成了,下葬那天很冷清,因為不能讓更多人知道姥爺沒有火化,送葬的人特意開著車從火葬場前繞了一大圈,之後才拐到了之前選好的墓地。
瞞過外人容易,父母那裡是一道不好解釋的難關。我裝神弄鬼的說姥爺在下葬前一天給我託夢,說生前就給自己選好了墓地,務必要埋在這。我承諾一定將事情辦妥當,父母只好沒再插手。
下棺那天,明明沒有云彩,天卻陰了一大片。
墓坑早在幾天前我就找人準備妥當,只等棺材下葬。剛把棺材放到地上,我就聽抬棺的幾個人小聲嘀咕‘這棺材裡怎麼有水聲?’
‘可不,我也聽見了,不光水聲,我覺得這棺材出奇的重’另一個人揉著肩膀壓低了聲音說。
我在旁邊聽著,心裡也跟著犯嘀咕,但表面仍裝著若無其事。‘抓點緊,下了棺我好給大家結算工錢’
聽了我這話,聊天的人都趕緊動了起來,不再耽擱。我特意湊到了棺材旁,想聽一聽他們說的水流聲。
雖然聲音很微弱,但我確實聽到了類似於海螺內部的聲音,像水流又像海浪。
我摸了一把棺材外面,不知道是天氣溼潤還是怎麼,金絲楠木的棺材外,竟然有點溼潤。我怕別人起疑,趕緊催促著下了葬。
我看著姥爺的棺材一點點的往下沉,心裡說不出來是什麼感覺。這棺材的重量彷彿一點沒落的壓在了我的肩上。從今以後,我就要揹負著什麼去生活。雖然我還不清楚是什麼。葉華,神婆,奇怪的信,看似毫無關聯,卻又同樣讓我崩潰。現在問題的所在就是那本筆記,但願我真的能從中找到答案。
我翻開了這本已經記錄了姥爺所見所聞的日記本。裡面多數的情節在我看來彷彿一部小說。但用姥爺的筆端記錄下來以後,就有一種讓我不得不相信的力量。從這一刻起,我的世界觀徹底被摧毀重塑。
也從這一刻起,我和姥爺一樣,被捲入了這個漩渦之中。
故事從姥爺當年突然消失的那三個月開始說起。
村子裡日漸詭異的事,讓姥爺無法再將這一切當作巧合。於是在多日打探下,姥爺終於得知了關於那和尚的訊息。
城北的清風寺,始建於明末年間。因為地理位置較偏,寺裡又沒什麼神乎其神的傳說,所以香火一直不是很旺盛。十年前的大旱,讓寺中的和尚紛紛下山自尋出路。姥爺依稀記得十年前來化緣的和尚,說過日後若有事相求可來清風寺找他。姥爺也是抱著死馬當做活馬醫的想法,決定一試。
輾轉幾天,姥爺終於打探到那和尚的下落。萬幸的是,那和尚在外雲遊一段時間後最後還是回到了寺裡。姥爺推開了那扇落滿灰塵的廟門,看見屋內正中央坐著一個人,姥爺看了身邊小和尚一眼,小和尚點了點頭,證明屋中人確實是當年的緣悔和尚。
帶路人把門關上後便離開了,屋子裡只剩下姥爺和那和尚。一段時間的沉默後,和尚先開了口。
‘施主所為何事’
姥爺愧疚的低頭‘為當年罪過’
和尚慢慢地睜開了眼睛,轉身看向姥爺‘施主何罪之有?’
姥爺一下子跪在和尚面前‘大師,我深知當年自己愚蠢之極,不聽勸告闖下大禍。但念在我本意為善,還請將解救方法告之,讓我洗去一身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