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期待這些學子人人能替他分憂,有那麼幾個就行,一上來就自負得不行,帶著那麼一股捨我其誰的架子就算了,他是要人才,但不是要大爺。哪怕是被封為天智者的吳岱栂見他仍是畢恭畢敬的樣子,幾年便能出幾個的優秀學子卻擺出高人一等的姿態,擺給誰看,沒直接拖出去斬了,是不想被說為暴君。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殿試很快便結束了,十位學子被請到側殿等候,皇上帶著幾個皇子快速的將十篇文章完了一遍,苦讀了十幾年八股文的學子,可沒有人認為應該學其他東西,高門子弟接觸的東西多,倒不覺得不應該,最讓人欣賞的便是吳睿翰的文章。天子知道吳岱栂的弟弟參加科舉,看過他之前的文章,並沒有什麼出彩之處,這次的文章卻讓天子另眼相看,吳睿翰寫的內容用了許多的小事引申出大的道理,沒有應不應該,做決策的是天子,百姓當以奉天命而為。
�